新校长上任八个月后,中山大学又迎来新书记。昨日下午,中山大学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中组部干部三局巡视员、副局长钟海东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决定任命陈春声担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因年龄原因,郑德涛不再担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庆顺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由校长罗俊主持。
陈春声是土生土长的中大人,历史学教授。上任后,他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大第八任党委书记,也是首位文科教授出身的党委书记。
谈上任:与罗俊合作充满信心
昨日,陈春声在履新讲话中说,自己很荣幸以新的角色为自己所挚爱的中山大学服务。今年1月,罗俊就任中山大学校长。陈春声说,过去八个月时间里,他与罗俊校长个人之间有非常好的互信和友谊,对两人的合作充满信心。
陈春声表示,最近十多年,“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教授就是大学”和“人心向学”等理念已成广大师生的共识。“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守护大学精神和文化,争取早日实现文理工医各具特色、融合发展。”
谈气质:中大既开放又内敛
在中大学习和工作30余年的陈春声,对中大有很深的感情。他说,“中大深受岭南文化影响,形成了既开放又内敛的气质。”在他眼中,中大不太懂得对外宣传自己,在国内的知名度低于在学术方面的排名;中大有人情味,没有太多等级观念。
陈春声还曾表示,中大最动人之处在“中”字。“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因素,让这个大学始终对校史上许许多多‘敢为天下先’的创举保持着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校园始终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其中的人,在面对社会和自己内心的种种煎熬时,更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谈办学:学生不扩招,师资增一倍
目前,中大正着力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实现文理医工的全方位发展。今年,陈春声曾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勾勒中大办学的蓝图,他说,“办学眼光要放长远,大学要办1000年,规划要做100年。”
珠海校区将是中大发展的新亮点。9月17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捐建项目签约仪式上,校友和企业共捐赠2.8亿元。陈春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大学生总规模不会增加,不会因为珠海校区要发展就增加招生人数。未来5年,中大的老师和科研人员的数量将增加一倍。随着老师的增加,广州校区将推动小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珠海校区的发展也会带动整个中大的发展,达到固本强基的目的。
陈春声金句
“学术的功能,其最精妙之处只是一种“美感”,而美感其实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如果能抛弃实用之心,真正把我们从事的学科视为人类审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活动的一部分,我们的信心危机自然可以平复。
一个好学生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质疑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做出更好的学术研究,“背叛”自己的老师,这样才可能超越自己的导师,这才是学术传承的本质。
选专业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每个专业都可能培养出有成就的人,家长不要全权包办,也不要逼孩子选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广州最大的魅力,我个人认为突出体现在人情,广州做城市的文化建设,就是要让这个城市的人,包括新广州人、老广州人,都真正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就是广州的味道。”
陈春声其人
30年潜心史学研究
今年56岁的陈春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大人,本科、硕士求学于中大历史系,博士毕业后回校执教,2012年3月起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副校长。他潜心史学研究30余年,主要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和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计量历史学和历史人类学两个学术领域有较大成绩。
他还是一名“多产”的人文学者。据中大历史系的不完全统计,他至今已出版10本代表性专著(含合著),发表了118篇代表论文。他的学术“成名作”是博士论文结集出版成的学术畅销书《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被很多学者视为历史研究的“标杆”之作。
陈春声的研究强调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历时性研究与结构性分析、国家制度研究与基层社会研究的有机结合,努力从区域社会史的脉络出发,寻找对中国的整体历史的新解释,形成了具有鲜明“历史人类学”色彩的学术风格,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这一学术潮流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有超强的叙事能力
在中大校园里,流传着很多关于陈春声的逸闻趣事,尤其是他带着浓浓潮汕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讲着一段段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话,广为人知。有人评价,陈春声是一名讲故事高手,有着超强的叙事能力,是“金句王”、“故事大王”。
公务繁忙的陈春声主动要求不再招收博士生,不过,他没有忘记“老本行”,一有闲暇就带着学生到各地做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中大历史系一名研究生说,生活里的陈教授风趣幽默,但一到田野调查、学术研究就十分认真严谨,且对学生的要求十分高。
陈春声简历
陈春声,男,广东省揭西县人。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国史)召集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历史学会会长。
●1959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
●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
●1989年在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1年起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副主任
●1994年起任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副院长
●2000年起任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
●2001年起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3月起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2年3月起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副校长
●2015年9月起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