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今年广东一本高校对省内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各类创新班涌现 国际合作办学渐热 学制改革成亮点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5-06-26第A22版 作者:赵琦玉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6-26 阅读量:

当广东75.4万考生准备填报志愿,广东各大一本高校招生计划基本也尘埃落定。记者盘点广东各大一本高校招生计划发现,今年招生规模大体与去年持平,不少学校在学制和学分上有所创新,各类创新班涌现,新增专业则有浓浓的“网络味”。

多高校省内招生计划增加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大部分广东一本高校对省内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为今年广东招生人数最多的两所一本院校,分别为9700人和9000人;而中山大学与前两年招生计划数相同,约8000人,包含300人左右的港澳台侨生;华师总招收6000人,其中省内招生5350人。

部分高校招生计划数有所增加,像南方医科大学本科计划内招生2950人,省内招生1632人,较去年增加406人,其中文科增招12人,理科增招394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2600人,省内计划数增加180人。

“不扩招”仍是高校主基调

暨南大学计划招4200余名内地生和1900名港澳生,其中省内招生2200人。前不久,暨南大学招生负责人表示,今年及以后均没有大规模扩招计划。汕头大学今年已是第八年不扩招,招生人数1770,其中省内招生1311人,比去年增招30人,生师比12∶1。今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全国招生5000人,省内招生4138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广州大学升入一本后,省内一本招生计划指标数具有较大提高。广州大学招生总数7200人,约九成计划投在省内。

特色班成为招生一大亮点

华南理工大学开设了机械工程(卓越双语班)、信息工程(冯秉铨实验班)2个特色班。汕头大学在原有特色项目基础上,又新增了数学与应用数学创新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创新班。

伴随特色班而来的是学制上的创新。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冯秉铨实验班)今年计划招生60人,并设立了本博和本硕两种不同培养模式,本博培养流程的学制为“4+4”,学生获得信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及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属专业博士学位,本硕学制为“4+3”,学生获得信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及电子信息领域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此外,每一位实验班的学生均配备双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九年制)和中医学(八年制)今年也开始招生,中医学(九年制)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和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八年制)学生实行“5+3”一体化培养,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后,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在读期间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多校开设国际合作办学班

多所一本高校的“国际范儿”体现在越来越普遍的国际合作办学实验班上。

中大在合作办学上颇有成效,中国与法国政府共同扶持的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学院今年已是第五年招生。“学校与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成立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联合学院,很快就会招收本科生。”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今年,广东工业大学也设立了5个国际班,这5个国际班将采取“2+2”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班的学生第一、二学年在广工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后,成绩合格且被合作院校录取后第三、四学年赴对接合作院校继续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习;完成中外两校学业者将拿到广东工业大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文凭和国外合作大学学士学位。

广州大学也打起“国际合作”牌,今年在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英语、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8个专业设立了“2+2”国际合作实验班,招生计划为160人。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6/26/content_7442840.htm

中山大学 招生8000人 已投档考生服从调剂均不退档

中山大学今年计划招生约8000人,与去年基本持平。中大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今年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大3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其中1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而ESI统计,中大1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今年,将有23个大类招生,47个专业招生。

3月19日,中大宣布筹建新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院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信息与计算科学等4个专业。

据了解,中大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一般按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调档;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青海),一般按招生计划的120%以内调档。已投档至中大的考生,在政审、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均不退档。

“不要一窝蜂填报热门专业。”相关负责人提醒,中大在调档时认可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则用“裸分”。对于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用分数级差录取规则,级差分为2分、1分、1分、1分、1分,即第二志愿减去2分、第三志愿减去3分、第四志愿减去4分、第五志愿减去5分、第六志愿减去6分与第一志愿考生按成绩排序录取。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6/26/content_7442841.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