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星海文化大家谈”中山大学开讲 星海已成番禺文化重要符号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5-06-17第AII04版 作者:刘怀宇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6-17 阅读量:

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10周年,番禺区于12日开始隆重举办第九届星海艺术节系列活动,多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精彩上演。6月16日上午,星海艺术节主办方特邀国内有关专家学者,与喜爱星海文化的群众汇聚在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校区,探讨星海文化、提炼星海精神,讲述与冼星海有关的故事。番禺区委书记卢一先表示,星海已经成为番禺文化非常重要的符号,从文化弘扬的角度重新审视星海精神、星海文化,必将发掘出更多新的丰富内涵。

书籍《聆听星海》首次公开发布

16日上午,中山大学东校区行政会议中心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从各方赶来的市民以及大学城的学生都争相参加“星海文化大家谈”活动。作为本届星海艺术节的亮点,“星海文化大家谈”活动主要由成果发布与主题演讲、三场分论坛、圆桌讨论与大会学术总结等环节组成。

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向延生、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妮、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柳立子、音乐指挥家陶文华等知名专家以及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市社科院的学者以及番禺历史文化专家参与,除了参与星海系列作品首发活动外,他们还与现场听众就“星海作品整理与挖掘”、“星海品牌与文化名城(区)建设”、“《聆听星海》与星海精神弘扬”等主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16日上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和番禺区委宣传部精心策划出版的书籍《聆听星海》首次公开发布。《聆听星海》一书图文并茂,分三个篇章收录了21篇与冼星海亲属、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的访谈对话,深入探讨了星海文化与番禺文化、岭南文化之间的关系,对番禺传承星海文化,打造星海品牌,进而建设“岭南文化名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番禺区委书记卢一先现场向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赠送了书籍《聆听星海》、专题片《黄河大合唱传奇》和访谈片《星海故乡的抗战故事》。番禺区政协主席李广杭也将《聆听星海》分别赠送给广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和番禺图书馆,使得星海精神得以延续。接过作品集,冼妮娜女士激动地表示,今年是父亲110周年诞辰,意义与往年更有不同,这次她到番禺,看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也看到家乡人民对父亲的厚爱,她由衷地向家乡的领导和人民表示感谢。

卢一先表示,番禺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星海音乐和星海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番禺,一直以来番禺也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星海文化、星海精神。近年来,番禺加强对星海文化精神的研究,并且先后建成了星海纪念馆、星海青少宫、星海广场等一系列以星海命名的公共文化设施。番禺每年还举办星海艺术家、星海合唱节等重大的文化活动,不断扩大星海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以说时至今天,星海已经成为番禺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符号,星海也成为激励我们无数番禺人爱国爱乡、务实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今天当我们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从文化弘扬的角度重新审视星海精神、星海文化,我们相信必将发掘更多新的丰富内涵。”卢一先说。

还原创作路程 提炼星海精神核心

当日下午的分论坛也是异彩纷呈,第一分会场举行的星海作品整理与挖掘讨论会,聚集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向延生、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妮和番禺民俗文化专家梁谋等多位省内外名家,大家通过还原冼星海的生活与艺术创作,对他的作品及其表达的含义进行解读。

与冼星海女儿冼妮娜在延安一起长大的向延生说,关于冼星海创作方面的讨论已经有很多了,但是冼星海作为音乐教育家,贡献也很大。“冼星海不光是自己创作了很多很好的作品,也培养了一批有名的音乐家,他的弟子也为我们中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向延生说:“《歌唱祖国》有着‘第二国歌’的说法,这首歌的词曲作者王莘就是冼星海的学生。”此外,向延生还讲述了歌曲《黄河怨》当年播放、演唱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现场听众啧啧称奇。

刘妮则认为,冼星海对祖国的热爱,值得所有人学习。“冼星海对于亲人的爱,是很深的。但是在祖国危难之时,他对于祖国的爱超越了亲人。”刘妮说:“当年,他去巴黎留学之前,就很不舍得他的母亲,可是他想到祖国,毅然踏上求学之路。这一种爱国之情,很值得在今天得到宣扬和传承。”在活动中,刘妮也表示,她对于番禺区打造“星海文化”非常感动,她认为,现代社会就应该让冼星海的爱国精神继续发扬与传承下去。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6/17/content_7439644.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