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名为《我的饭堂日记》的活动突然爆红,该活动在中山大学校园卡中心的微信公众号推出几分钟内,页面访问量就已过万,一天内页面累计访问人次超过50万。截至记者发稿时,该网页访问量已过百万。
据了解,该“日记”由微信支付团队和中山大学联手推出。中大的在校生和2008年以后的毕业生,在学校校园卡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上,绑定自己的校园卡,即可获得自己在学校食堂消费的次数,金额,消费时间,消费场景(如饭堂、浴室、超市等)等数据,并可以知道自己在学校饭堂中的“江湖地位”。
对大学毕业生来而言,这样的一份“日记”唤起了他们对校园时光的回忆,微信通过其移动支付手段的接入,获取学生们消费时的数据,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和挖掘,为智慧校园提供更系统、立体的服务能力。
据悉,除了中山大学,目前微信智慧校园覆盖还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为帮助智慧校园建设,微信团队推出了包括学校便民服务、学生一卡通充值、学费、水电费、考试费缴纳、学生信息查询等诸多功能。对高校学生来说,随时随地皆可支付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效率。而对高校来说,通过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社交推广等能力,高校可以形成自身完整的、闭环式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
有教育行业人士指出,“互联网+校园”是一个趋势,一些用户基数大的平台交互功能强,信息传达效率高,适合用户获取生活服务,并建立故事,也非常容易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