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先驱报】广东与新西兰经贸合作新篇章

稿件来源:先驱报2015-05-30第A01、A02版 作者:刘浚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6-03 阅读量:

新中关系促进会首席执行官英派特(Patrick English)主持的活动总能让嘉宾会心一笑。本周五早上,在奥克兰Langham酒店举行的中国(广东)-新西兰经贸合作交流会上,英派特对中国美食赞不绝口,并说在中国,很多生意都是在饭桌上达成,“各位看看我就会知道”(他指的是自己有点发福的身材)。

刚刚结束了对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与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鲁彤、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牛清报、前新西兰驻中国大使伍开文等人见证了新中之间12个新的合作项目签署,总额达到6.7亿美元。

这些合作涉及科技、电子商务、建材、地产等多方面,比如百家达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与新西兰贸易中心的战略合作意向书、广东省商务厅与新西兰科技投资委员会的促进双向投资与合作谅解备忘录、广州市贸促会跨境电商交流服务中心与新西兰Niche Media的合作协议等。

英派特指出,新西兰与中国的关系在很多方面创下第一,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新西兰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第一个支持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他说,1994年时,新西兰对中国的出口额还只有5亿纽币,2014年,已经超过100亿纽币。去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新西兰时两国设下了到2020年双边贸易达到300亿纽币的目标。

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参赞江浩然(John Cochrane)指出,广东省是中国前往新西兰的门户,新西兰向中国出口的1/4都是到广东。恒天然、Zespri等新西兰大企业都在广东设有办事处。新西兰出口中国的18%的海产品、45%的蜂蜜都是运往广东。

而在食品等传统产业之外,新西兰也与广东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并已深入到江门、佛山、东莞等较小的城市。此外,新西兰的七所大学都与广东各大学有合作。在来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中,广东学生占最高比例。

ANZ(澳新银行)国际和机构金融部负责人Steven Boyce则说,ANZ在恒天然、伊利等新中两国大企业的投资与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86年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中国办公室以来,ANZ已经在中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雇有800多名员工,服务于进出口、投资等多个领域。

中国驻新西兰经济商务参赞张帆则指出,三年前,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现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就曾访问新西兰。他说,两位省委书记在三年内访新表明广东省对新西兰特别注重。

张帆说,广东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亿,是新西兰人口的25倍,广东去年的GDP达到1.1万亿美元,与澳大利亚相当,连续26年全国第一,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其经贸地位不言而喻。在新西兰的华人中有1/3来自广东,这里的人最富有企业精神,他们是新西兰的重要财富。

他提出,在“新常态”下,中国正从以投资出口拉动型经济向消费出口拉动型转变,广东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新西兰有消费产品优势,双方正应加强合作。另外,中国过去以消耗环境资源来发展经济,现在要靠创新驱动,而新西兰被誉为“小国家、大智慧”,其科研成果和人员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郭元强提到,2014年,广东向新西兰做出的协议投资为1.6亿美元,实际投资已达972万美元。“一带一路”提出了新的历史机遇,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将成为面向南太平洋地区全面开放格局的合作中心。广州和深圳的港口是到新西兰航行距离最短的港口,广州白云机场也早已开通到奥克兰的直飞航线。

他说,新西兰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著广东寻求对外发展和投资的企业。此次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领的代表团里有40多家企业、60多位代表,就是为了寻求与新西兰更广阔和深入的合作机会而来。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陈丹指出,广大企业是对外投资贸易的主力军,希望深化两地商会交流合作、提供有效的经贸合作,并促进优势产业对接。

广东阳江市2014年与新西兰的Nelson结为友好城市。阳江市长丘志勇说,他本周三刚刚访问了Nelson,得知这座美丽的小城是全球很多艺术家的天堂。阳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小城,在传统的五金刀剪和水产加工之外,电力能源和不銹钢产业也在近年兴起。阳江也是南宋古船“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所在地,展示了古代海上丝路的历史和文化。他表示,两市将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原文链接:http://www.chnet.co.nz/Html/2015-5-30/News_108027.Html

新西兰企业:积极参与合作

在中国(广东)-新西兰经贸合作交流会会后,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到会的新西兰企业家。

Kearns Services Ltd的总经理Graham Kearns介绍说,他早在1980年代末就已到广东江门参加制造业投资项目,后来还在渔业、建筑业等领域参与合作。他说,新西兰传统上是以欧洲为主的社会,一开始对前往文化不同的中国投资合作有疑虑。但在本周五的合作交流会上,大会场里坐满了上百位两国嘉宾,足以说明双方对合作的兴趣。

谈到新西兰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地进入中国巨大的市场时,他的建议是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不妨到二三线城市去寻找机遇。

ATS Pacific New Zealand的总经理Ken McTague说,他早在15年前就已开始与中旅等大型旅行社合作,接待中国游客,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每年都要去中国北上广等大城市推广新旅游路线。他说在过去两三年间,接待的游客数量已经翻番,虽然每年他们公司只接待三、四千游客,但这些游客早已不局限于奥克兰、皇后镇等传统景点,足迹遍及海岸沿线、内皮尔、岛屿湾等地。

“他们不再是以前的购物旅游,到澳大利亚之后顺便来新西兰。很多人专程来到新西兰,要停留10到15天,也有很多人自驾游。”他说,他们非常支持奥克兰机场提出的一年四季来新西兰旅游的计划,全年吸引国际游客。

谈到最近新西兰二十多家租车公司联合发起的海外游客需要经过测试才能租车的事情,他表示不同意这种做法。“我们和中国的旅游公司应该在组成旅行团时就告诉游客,到新西兰安全驾驶要注意什么,而且这也不仅仅包括中国游客。”

Asia Pacific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Stephen Lyttelton则说,他早在35年前就到中国跑外贸,在上海工作过两年,见证了中国巨大的变化。“变化虽然大,但中国人还是非常可爱,特别是中国美食,太好了。”

他现在经营的食品饮料中以各类奶粉为主。他说,2013年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时,他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受到很大冲击,但近来可以明显感到,中国消费者已经恢复了对新西兰奶制品的信心。

原文链接:http://www.chnet.co.nz/Html/2015-5-30/News_108029.Html

专家点评:“一带一路”向南太延伸 澳新两国谨慎参与

近年来,中国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合作越来越深入。4月1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公布的“一带一路”版图中首次涵盖了南太平洋地区,引起了极大关注。

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历史、哲学、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策略研究教授Robert Ayson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对中国的“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态度。

Ayson教授认为,中国在亚洲经济融合过程中已经占据核心地位,“一带一路”涵盖南太平洋地区可视为其延伸,澳新两国都很想抓住这个发展机遇。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是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Ayson教授分析说,这表明两国认为亚投行是一个参与中国崛起所带来的财富和发展的机会。如果可能,两国将使亚投行的发展对于更广大的地区来说是可持续和互利互惠的。

但他认为,两国不会把亚投行视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替代品。“他们要保持开放的选择。”他说。

他分析说,澳大利亚比新西兰更为谨慎,部分原因是美国对亚投行有各种担心,而澳大利亚对此比新西兰更为敏感。

“新西兰知道这有一定风险,首先,新西兰想从中国提出的计划里受益,但也知道中国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无私的原因;其次,新西兰需要保持其开放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适应北京对于区域秩序当如何变化的设想。但是,如果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决定不参与其中的话,两国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原文链接:http://www.chnet.co.nz/Html/2015-5-30/News_108028.Html

我们面朝大海,向南走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会见新西兰广东籍华侨华人

本周五上午,正在新西兰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奥克兰Langham酒店会见了新西兰广东籍华侨华人代表并讲话。几位华侨华人代表介绍了他们为加深中新友好关系所做的努力。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鲁彤、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牛清报、广东省侨务办公室主任吴锐成等参加了座谈。

座谈开始前,胡春华与代表们亲切交谈,了解到一些华侨华人已经是第四代,他表示,广东能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他说,广东在全国率先开放,当时外国人还在观望,而华侨华人踊跃投资,回报家乡,为广东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他介绍说,广东经济发展平稳,去年GDP1.1万亿美元,占全国1/9,增长7.8%;去年外贸总额1.08万亿美元,占全国1/4。今年第一季度增长7.2%,与去年第一季度持平。如果没有大的变动,今年的增长将是7%左右。

他解释说,经过35年来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增大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等,需要一定时间来整理和调整。在世界范围内,7%也是高速增长。

另外,近几年广东与新西兰的交流越来越多,2008年中新自贸协定签订前,广东对新西兰的贸易仅11亿美元,自贸协定签署后已增长一倍,2014年达到23亿美元。在人员往来上,去年全国有25万人到新西兰,其中广东就有9万多人。

他说,新西兰是个美丽的国家,与中国的季节相反,随着广东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广东人愿意来新西兰旅游。

在谈到“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胡春华说,“广东省的优势在海上,我们面向大海,我们向南走”。

按照中央的要求,广东制定了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规划。在东盟近邻再往南就是南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国都是重点,这是国家和广东的战略规划,人员往来和经济关系必将更加密切。

他还对华侨华人提出几点祝愿和希望。一是希望大家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好,在政治、经济、学术等方面为新西兰的多元文化做贡献,“你们的成功也是我们的和祖国的骄傲”。二是担任两地交流的使者,发挥桥樑纽带作用。

他说,广东大力欢迎那些愿意回国发展的广东籍华侨华人。广东的经济发展不但在量上全国第一,现在正经历转型期,经济质量也在提高,像华为这样的全球知名企业还有不少。在广东,资产过一千亿人民币的企业已经有20家,500亿到1000亿的企业有26家。他提到南沙自贸区和即将成为国家级自主创业区的珠三角,这都为新西兰的企业提供了大好的合作机会。

最后,胡春华也希望在新西兰的广东籍华侨华人多回家走走,回广东拜祖屋。南航开通奥克兰-广州直飞航班后,11个小时就能到。“睡一觉就到家了。”他说。

华侨华人为新中关系做贡献

新西兰中国商会会长刘枫介绍说,来自广东的大型知名企业,如华为、南航、雅仕利等都是新中商会成员。华为来到新西兰后实际上促成当地网费的下降;南航在全球经济低迷时为新西兰旅游业带来了急需的大量中国游客。由于其杰出贡献,他们都在最近的一次杰出华商评选中获奖。他说,新西兰的铁路改造也是广东企业穿针引线的结果。“我在工作中见过许许多多地方的人,应该说广东的企业非常务实。”他希望广东能在“新常态”下与新西兰找到新的合作机遇。

新西兰广东总商会会长田国安介绍说,2014年9月22日成立的这个商会已经吸引了在新西兰南岛和北岛经营的151家来自广东的企业。商会团结其会员参加各种商贸洽谈活动,起到桥樑作用。比如在基督城震后重建中,商会牵头与广东佛山市沟通,提供了一些建材。同时,商会也积极地把新西兰的产品推介到广东,乃至全国。计划今年将介绍一些环保等领域的新西兰企业家到广东考察。

新西兰商学院校长黄伟雄来到新西兰已经22年,曾担任奥克兰市区议员6年。他建议在广州和奥克兰25年姐妹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开启广东省经济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以顺应中国正在实施的“海上丝绸之路”新形势。他说,合并后的大奥克兰市区人口达140万,人口和GDP均占全国1/3,是新西兰的经济、科技和教育中心。而广州也经历了巨大变化,众多企业希望走出去,双方都有加深合作共赢发展的迫切愿望。黄伟雄还建议更多广东高等教育机构与奥克兰的一流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发展机制。

新西兰中国团体联合会会长黄瑋璋介绍说,他的曾祖父兄弟俩1860年代就来新西兰淘金,后来其曾祖父回到广东江门老家,他自己则在1972年来到新西兰。刚开始时,一周工作7天,白天在酒店洗碗,晚上去工厂干活。后来他开起了快餐店,办起了薯条厂,躋身新西兰食品企业100强,被人称为“土豆王”,成为新西兰多元文化、移民政策成功的典范。

黄瑋璋说,1999年成立新西兰中国团体联合会以来,已有30多个社团、1万多名成员及家属,每年他们都发起组织各种活动,向主流社会传播中华文化。黄瑋璋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机会,让新西兰华侨华人的下一代更积极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变化,成为下一代推动中新友好的重要力量。

本报社长陈蔚荣也作为广东藉华侨代表参加了会见。

原文链接:http://www.chnet.co.nz/Html/2015-5-30/News_108035.Html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