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納米材料在「陽普醫療杯」生物醫療與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大賽上,成為廣東高校學生醫療創新的關鍵武器。新型胃癌特效雙靶向納米藥物載體、納米微球造影劑等分別包攬創新項目金、銅獎。
據來自中山大學的「蜂鳥」隊隊員郝瑤瑤介紹說,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臨床化療藥物容易產生抗藥性、毒副作用大,歸根到底是缺乏對腫瘤細胞的靶向性。因此「蜂鳥隊」一改過往單靶向藥物載體解構,研究製備雙靶向藥物載體解構,雙靶向載體把藥品帶進患者身體時,可以與癌細胞中的兩個受體結合,其強穿透力和藥物控釋,使到治療效果更好。
在照X光片時,患者往往需要注射或服用造影劑,目前的造影劑穩定性較差、在人體持續時間較短。中山大學「腹部成影」團隊,將熒光納米材料用於生物分析和生物醫學檢測,用專利技術製備出納米微球造影劑,使成像效果更強。
與「互聯網+」相關的醫療項目也是學生創新另一熱點。
華南理工大學的「Heart Beat」隊推出「護心寶」項目就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心臟病康復監護及智慧醫療服務系統,設計出一件能監察心臟病患者心率的可穿戴背心設備,並將數據實時傳輸到手機程式上,讓患者和醫生及時追蹤身體狀況。
同樣來自華南理工的「朗生」團隊,利用信息技術為抑鬱症提供可視化測評。他們摒棄過往用測量表進行繁瑣而主觀的測試,改為利用人心率變異性的生理反饋來對憂鬱症進行測評,效果更準。
原文链接: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50526/PDF/a18_scree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