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护病房里没有哭闹声,一名护士坐在患儿床边,一句句教病童念书——这样温馨的一幕被新快报记者不经意间抓拍并进行了报道(详见《新快报》5月23日A1、A3版报道),报道见报后引起强烈反响。昨日,记者回访了这名被大家称为“最美护士”的女孩,原来她叫邓燕玲,从事护理工作不到一年。谈到给病童读书这一举动,她轻描淡写地笑着说,病房里孩子也希望有亲人陪伴,“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希望与小朋友交流消除其恐惧心理
昨日,新快报记者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找到了正在忙碌工作的邓燕玲护士,她面容清瘦,甚至还带着青涩的表情,说话时喜欢眯眯一笑。邓燕玲说,她是广东茂名人,生于1991年。在谈到为何选择护理这一行时,她颇有感触地说:“我弟弟从小就有鼻窦炎,经常需要人护理,可能从小就比较喜欢照顾人吧。”
她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在病房,看到护士老师、师姐们对孩子们很有爱心,自己也跟着学习护理、关心孩子的方法,慢慢地,她把病房里的孩子们当成弟弟妹妹,经常哄他们开心。
她说,希望通过交流,让孩子们觉得住院不是那么可怕,让他们康复出院后不会因住院而留下阴影,让他们觉得在病房也有亲人,“这样,我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孩子们与护士有感情不愿转出病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儿科护士长李智英告诉新快报记者,邓燕玲去年才从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毕业,目前还属于医院流动编制。为了培养她的专科技能,这段时间会让她到全院各科室轮转,培养她专科全能的护理技能。
“4月份刚好轮到到儿童重症监护室。燕玲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姑娘,别看她年轻,但很懂得与小朋友们沟通交流,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李智英说,儿科的护理工作比其他成人科室艰难,为了让小朋友们配合治疗,需要消除病童对疾病、病房的恐惧心理,除了日常疾病的护理,还需要护士们付出更多耐心、精力、爱心。
“这里的姑娘们都会这样做的,她们把孩子们当成亲人,给他们编辫子、剪头发、讲故事、拉拉手说说话、给他们玩玩具……”李智英说,重症病房里的孩子病情重,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护士与孩子们交朋友,让他们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于孩子们的康复非常有帮助,而且也会令家长们放心。
“有的病童与护士们建立了感情,不愿意转出去;有的虽然到了普通病房,还会回来找这里的护士呢。”李智英笑着说。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儿童重症病房有9张床,18名专职护士,护士们需要“三班倒”照顾病童。邓燕玲告诉记者,她从事护理工作不到一年,已经体会到护理工作非常辛苦,同时也很有意义,“能够帮到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很开心。”
护士每天讲故事 两岁患儿渐渐打开心扉
也许是有缘分,经常听邓燕玲读书的那名患儿名字中也有个玲字,今年才2岁多。新快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她由于生病住院,显得比其他同龄人瘦小,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直转。
“她非常聪明、乖巧。”邓燕玲说,小阿玲已经在住院几个月,患有糖原累积病(一种内分泌疾病),一直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谈起与小阿玲熟悉的过程,邓燕玲说:“我刚到病房的时候,感觉她非常内向,跟她说什么都不理,一双大大的眼睛只是盯着天花板看。我每天都会去逗逗她,与她玩玩具,教她念幼儿拼音。后来发现,她特别喜欢听故事和念书,有时候听得不过瘾,还会要求再读一遍,慢慢地,她也越来越信任我。”
燕玲笑着说,现在熟悉了,小阿玲会经常对她笑,并要求抱抱,“得到他们(病童们)的认可,我也很开心”。燕玲还告诉新快报记者,现在小阿玲听到病房报警器响了,还会叫唤护士们,“响了响了。”
小阿玲的主治医生说,她患的是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医生正给她补充一种免疫酶,只要病菌没有侵蚀到骨髓、血液和肌肉,她会慢慢康复。
【对话】
“最开心的事情是看着孩子们笑着出院”
新快报:你为何选择到中大学护理呢?
邓燕玲:我弟弟从小就有鼻窦炎,经常需要人护理,可能从小就比较喜欢照顾人吧。
新快报:从业以来最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邓燕玲:不久前,看着一名两岁多的孩子一下子就过去(去世)了。这名孩子患有恶性肿瘤,做完手术回到病房,生命体征不稳定,当时已经通知家属在病房外面等,那天半夜2点多,突然听到孩子身上的监护仪不停发出报警声,虽然大家全力抢救,但监护仪上血氧、心率、血压指数仍慢慢往下掉,各项指数一直降到零。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一边流泪,一边与护理组长将孩子身上的管子慢慢拔掉,将他身上血迹清洗干净,给他穿上新衣服。一旁家长们凄厉痛哭,我也心如刀割。
新快报:这样的场景对你有什么触动?
邓燕玲: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孩子在一个家庭中占的分量太大了,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任务重,意义大,所以我要尽可能地照顾他们。这里的孩子以新生儿到14岁为主,他们病情往往很重,特别需要我们的照顾,我们要让孩子们感到温暖。除了治病,他们要成长,也有各种需求,念书、玩游戏、抱一抱,都会让他们感觉疾病没那么可怕。
新快报: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邓燕玲:我觉得自己工作中最开心的事情是看着他们康复,转出重症监护室,健康地笑着出院。
新快报:你经常给孩子们读书吗?
邓燕玲:平时以治疗、生活护理为主,有时候太忙会顾不过来。不忙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们读读书、讲故事、聊聊天,或者抱抱他们。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5-05/24/content_71327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