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日前,一位怀孕25周的孕妇因“先兆流产”在中山一院分娩出一名胎龄仅25周、身长29cm、体重仅0.55Kg的“袖珍”男婴。据资料检索,这是国内目前胎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新生婴儿。
由于胎龄小、体重轻、肺等多个器官发育不完善,该宝宝出生后的营养和发育状况很差,呼吸急促。医务人员将他放入温箱中保暖,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通过脐静脉建立了一条持续的营养通道,为确保成长环境与母亲子宫最为接近,还为他制作了舒适的“气垫床”和模拟宫腔环境的“鸟巢”。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克服了男婴肺出血、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感染、营养不良等重重难关,最终成功摆脱了呼吸机辅助通气,改为CPAP无创辅助呼吸,同时不再需要温箱的保护,并能慢慢吃奶,体重也增至2100g,并于近日康复出院。
据了解,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死亡率为12.7%—20.8%,而体重<1000g 、胎龄<26周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专家介绍,从胎龄来讲,该男婴属于“有生机儿”,即“有机会可以生存的新生儿”,但治疗过程往往复杂漫长,需要攻克多道难关。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5/13/content_7427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