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和有效工具。”在近期举行的佛山市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上,佛山市市长鲁毅强调了金融的重要性,他表示佛山具有一流的实体经济,具有金融创新的肥沃土壤,希望佛山各金融机构紧扣佛山实体经济和市场需求,研发更多根植于佛山本地的创新金融产品。
根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佛山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1275.63亿元,贷款余额7595亿元,金融总量稳居全省第三位。然而,作为“藏富于民”的典范,佛山虽然坐拥近6000亿元的民间储蓄,但却面临着存量资本再投资动力不足的烦恼。
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总裁肖耿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研究发现,佛山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不仅远低于长三角的水平,而且也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认为佛山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针对这个话题,南方日报记者对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陆军进行了专访。对于肖耿提出佛山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论断,陆军持保留意见。他认为佛山是否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关键看是否存在非市场因素压制了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而这需要作更全面的研究分析。
此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佛山银行坏账率上升、互联网金融崛起对区域金融格局的影响等热点话题,他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而对于这几年佛山对区域金融创新的探索他给予了肯定,但同时表示,佛山发展金融产业必须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格局,要更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广州以及全省的金融服务体系当中。
人物名片
陆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兼职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
陆军教授在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货币理论与政策、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管理、风险投资等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经验,并多次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
他与佛山
作为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的专家委员,陆军对于区域金融的定位和发展有着长期研究,曾主持了东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研究课题,并且多次到佛山参加广东金融高新区和政府举办的金融论坛和活动,对于佛山近几年在区域金融创新领域的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他同时也表示,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佛山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气魄,运用金融手段引领经济转型。
A 金融杠杆
“严重的金融抑制”需作更深入研究
所谓“金融抑制”应该是说你有这种需求,但因为非市场的原因阻碍了你的正常融资需求,是否属于市场行为应该作为重要的判断标准。金融杠杆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金融杠杆会带来风险的增加,因此要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南方日报: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总裁肖耿曾做过研究,2011年佛山贷款占GDP比重约85%,而全国平均为121%,他认为佛山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对此您有何看法?如何看待金融杠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陆军:佛山的经济发展是否存在金融抑制不能简单依靠几个指标来判断,需要进行更全面的分析。金融抑制应该是说你有这种需求,但因为非市场的原因阻碍了你的正常融资需求,是否属于市场行为应该作为重要的判断标准。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佛山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还是其他金融指标的高低,都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市场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选择。这里面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也有可能与佛山人比较稳健相关,佛山企业家认为过度的负债可能会带来较大风险,所以更愿意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负债水平。另外,企业除贷款以外,还有其他的融资手段,例如股权融资、商业信用等,不能单从银行贷款的数据来下结论。
再一个金融杠杆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金融杠杆会带来风险的增加,现在我们常常拿长三角的高杠杆和珠三角的作比较,然后得出结论珠三角的发展动力不够,但要看到长三角很多金融机构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也是高杠杆带来的,所以金融杠杆要适度,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南方日报:金融杠杆要多少才算合理?有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标准?
陆军: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特点进行拿捏。
影响地方金融活跃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不同地方的经济结构不同,也会或多或少造成影响。像佛山二产比较发达,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虽然近几年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但佛山制造还是以陶瓷、家电等传统产品为主,相对于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传统制造业对于金融的依赖程度要低一些。
另外,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调结构的压力也更大,传统产品、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银行在贷款的时候会更谨慎。
B 融资难题
银行可发展银团贷款业务防范再出现 “钢贸危机 ”
以乐从钢贸危机为例,除了行业自身的问题外,银行也要负一定的责任,由于一两家银行率先收紧了信贷,造成全行业紧张,资金链条一下子被收紧了,这样的话即使企业本身的问题不大,也会被放得很大。
南方日报:佛山拥有3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却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政府不断强调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收效甚微。您认为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陆军: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说了很多年,这里的融资难我想应该更多针对的是从银行获得融资比较难,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讲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缺乏自有资产,没有担保品或抵押品来向银行贷款。另外,相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小微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银行出于风控的考虑会限制向小微企业贷款。
要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制度创新,建立包括小额贷款、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更具竞争性的金融机构体系,还要加强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创新,引入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
南方日报:截至2014年底,佛山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1275亿元,金融总量稳居全省第三位。与此同时,佛山出现了存量资本再投资动力不足的问题,民间资本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陆军:再投资动力不足主要是整个国民经济产能过剩造成的,这里的产能过剩是指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因为这类产品的门槛较低谁都能做,再投资面临的竞争会很大,另一方面高精尖的产品又缺乏技术,所以就造成两头都不好做的局面。
从宏观层面讲,佛山民间资本的出路需要监管层进一步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包括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对接,为民间资本找到更好的出路。
而从地方层面看,政府要为资本与产业之间搭建公共平台,降低交易成本,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增强民间资本再投资的信心。
南方日报:近几年佛山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共有50家银行和59家保险公司进驻佛山。与金融业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去年佛山银行坏账率出现了上升,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陆军:金融业快速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金融机构看中的是佛山活跃的民营经济和经济发展前景。
银行坏账率上升我觉得主要还是受整个宏观经济下行因素的影响,传统产业首当其冲。当然和佛山自身经济结构也有联系,佛山传统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受产能过剩的影响比较大。
另外还与银行本身的风险管理、融资方式有关。因为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多家银行给一家企业贷款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酿成“踩踏”事件。
比如去年的钢贸危机,除了行业自身的问题外,银行也要负一定的责任,由于一两家银行率先收紧了信贷,造成全行业紧张,资金链条一下子被收紧了,这样的话即使企业本身出现的问题不大,也会被放得很大。
要避免银行因为恐慌而出现“踩踏”事件,就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通过发展银团贷款业务,让多家银行按照约定时间和比例向同一家企业贷款,既解决了企业融资问题,又避免了银行之间出现信任危机。
C 金融创新
新兴产业须拓展直融渠道金融创新要基于风险控制
地方性的金融创新,我觉得主要是要平衡好风险与回报的关系。在创新的时候要有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机制,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和方法。无论技术怎样变,风险控制在金融领域的核心地位都不会动摇,所有金融创新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南方日报: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但传统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经济转型的要求,地方政府需要进行哪些金融创新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陆军: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多个领域。与传统产业不同,新兴产业普遍具备高技术含量、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银行融资渠道是不够的。
一方面需要传统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比如发展股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融资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拓展PE、VC以及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相对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风险偏好更强,也更加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
从地方政府的层面看,需要对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给予更多支持,引导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南方日报:发展直接融资离不开金融人才的支撑,这也是佛山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的短板,如何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
陆军:要吸引高端金融人才需要在待遇、税收、小孩入托政策上给予照顾,另外也跟佛山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程度有关系。金融人才是高端人才,金融机构能否更加市场化的运作,决定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南方日报:佛山市政府不断推进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战略,围绕着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佛山民间金融街等金融平台进行创新,对此您有何评价和建议?
陆军:我觉得这些创新都是很好的探索,可以看得出佛山政府非常清楚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非常核心的角色。
进行地方性的金融创新,我觉得主要是要平衡好风险与回报的关系,要有风险意识,在创新的时候要有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机制,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和方法。无论技术怎样变,风险控制在金融领域的地位都不会动摇,所有金融创新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D 城市融合
广佛同城离不开金融同城二线城市要有更开阔格局
佛山作为二线城市要发展金融产业必须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格局,不能局限于服务本地。虽然广东省金融高新区放在了佛山,但定位还是全省的高新区,其辐射范围应该更广。
南方日报:作为二线城市和制造业大市,佛山金融产业发展该如何定位?怎样与一线城市的金融中心进行错位?
陆军:金融中心的形成,既要有产业依托,也要有金融需求。国际上通常金融中心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是地区的内在发展动力使然;另一种则是由政策引导,国家给予优惠和特殊的条件,使得金融资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人才、金融信息等金融资源相对聚集。
佛山作为二线城市要发展金融产业必须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格局,不能局限于服务本地。虽然广东省金融高新区放在了佛山,但定位还是全省的高新区,其辐射范围应该更广。广佛同城化是大势所趋,金融业发展也要同城化,佛山要更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广州以及全省的金融服务体系当中,发挥好金融高新区的平台作用。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后市场化成为了金融改革的重点,民营银行试点工作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速,这些变化将对佛山这样的二线城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地方金融业的发展?
陆军:佛山这些年对金融产业的发展很重视,但是现在整个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推动金融业在更大层面上开放,包括沪港通、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的建设等,这些与过去不太一样;另一方面,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更加迫切。
所以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佛山要看到这种大的变化并且适应变化,发现潜在的金融创新机会,培养创新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佛山还是走得慢了点,对于大环境的变化反应不像以前那么迅速,应该更多向深圳等金融创新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学习。
南方日报: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你曾参与主导了东莞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如果要为佛山金融业的“十三五”发展作一个规划,你有何建议?
陆军:无论是佛山还是其他地方,在制定金融产业的未来规划时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综合考虑未来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新变化。从外部条件来看,整个经济大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国家层面正在推进的金融改革,包括自贸区的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像沪港通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深港通,这些重大变革对于地方金融产业的规划将带来深远影响。
另一个变化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变化,最近两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产生了移动支付等新的业态,这些都预示着未来金融产业的整个发展面临着重大变革。
如果要做规划,我觉得要对所有这些新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从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为未来五年的金融产业发展制定规划。
E 发展挑战
北上广深聚集效应或更明显区域副中心易受互联网金融冲击
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本身的经营模式也会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未来的银行柜台可能更多像现代的很多体验店那样承担展示体验功能,大部分的营业网点可能都会被取代,对金融机构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南方日报:您觉得互联网对未来整个金融业的发展会有何冲击?
陆军:这两年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快,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金融创新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以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所有金融机构都是公平的,不仅催生了P2P、众筹等互联网平台,从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看,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拓展移动支付等业务,通过互联网去掌握数据和资讯。
当然也要看到,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本身的经营模式也会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交易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可以预见随着“80后”、“90后”一代成长起来,他们更乐意接受这种新的服务方式,面对面到柜台的交易将渐渐被取代,这在技术上来讲基本上已经可以替代了。
未来的银行柜台可能更多像现代的很多体验店那样承担展示体验的功能,当然有一些非常复杂的交易还是要面谈的,但大部分的营业网点、支行可能都会被取代,所以对金融机构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种技术变革。
南方日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不会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削弱一线城市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重构区域金融生态?
陆军:金融业的聚集效应是比较明显的,北上广深这种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的地位可能不会受到削弱,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金融中心承担的功能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因为大城市在物流、交通、运输、金融汇集方面本身具备优势,是信息的来源地,新的技术、信息和商业模式都从这里发散出去。借助互联网技术,这种辐射能力有可能得到增强。
与此相对应的是那些聚集效应不是很高的区域副中心,其地位反而更容易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4/27/content_7422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