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发挥负面清单管理对南沙的倒逼效应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5-04-22第AII02版 作者:林江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4-22 阅读量:

评论眼:南沙自贸片区被定位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和高端制造等产业,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包括负面清单管理在内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一个与国际经贸投资规则兼容的营商环境。我认为,南沙最大的优势是作为广东自贸区之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片区,既背靠珠三角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又拥有与港澳这两个现代服务业中心处于等距离的区位特点。更难得的是,广东自贸区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削减了12%项目,意味着广东自贸区的清单更短,与国际接轨的诚意更大一些,外资进入南沙进行综合性创新试验的积极性也应该会更大一些。

4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和深化改革上海自贸区方案,并印发了自贸区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试行办法。据观察,上述四个自贸区共用一张负面清单,而这张负面清单一共有122项特别管理措施,明显少于上海自贸区现有的139项和第一张负面清单中的190项,削减的幅度达12%。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负面清单管理对南沙发展的重要性何在。

具体而言,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详列企业不获许可投资的产业和部门。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实行是正面清单管理模式,即政府往往把相关的产业和领域分成三大类别: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至于哪一项投资属于哪一种类别,则是由政府说了算,相当于实行政府审批制,但此举明显有悖于国际通行规则。因此,南沙自贸片区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的背景下,对清单以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把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目的在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我认为负面清单管理最核心的意义在于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让外资高端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者和服务提供商感觉到在南沙投资跟在香港、美国、欧洲投资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项目审批、政府监管等做法也是一样的,从而让南沙自贸区能够对高端外资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制造业振兴计划,而德国政府也推出了工业4.0计划,如果美、德两国的上述先进制造业的计划得以成功落实,全球资金将流向美国,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难免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基本上还处于模块化生产阶段,即“微笑曲线”的低端,研发、品牌管理掌握在外资手里,中国企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而美、德等国已经进入了把复杂技术融进了先进制造业之中,在此格局下,“微笑曲线”可能演变为“沉默曲线”,即制造业变得越来越有附加值,甚至在私人度身订制的背景下,制造环节的价值有可能超越研发和品牌管理环节。

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这种变化对我国带来的挑战是,一旦先进制造业源源不断流向美国市场,我国将失去通过与高端外资进行合作,学习其先进制造和管理经验的机会,怎么办?那就是尽快通过自贸区的机制体制创新,来实现我国政府治理制度创新的目标,让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南沙自贸片区,就在这样一个骨节眼上承担了无可替代的角色。

根据广东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南沙自贸片区被定位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和高端制造等产业,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包括负面清单管理在内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一个与国际经贸投资规则兼容的营商环境。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南沙呢?我认为,南沙最大的优势是作为广东自贸区之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片区,既背靠珠三角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又拥有与港澳这两个现代服务业中心处于等距离的区位特点。更难得的是,广东自贸区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削减了12%项目,意味着广东自贸区的清单更短,与国际接轨的诚意更大一些,外资进入南沙进行综合性创新试验的积极性也应该会更大一些。我留意到,在4月21日广东自贸区的挂牌仪式上,南沙自贸片区启动了十个旨在突出国际化特色和强化粤港澳合作的功能性平台项目,相关平台的主事者都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大企业和集团,与上海自贸区挂牌时启动的“实体”项目并不一样。事实上,人们对那些以入园为名实际上是“圈地”的项目多有微词,而这次南沙自贸片区采取的是功能性平台项目入园,既体现了平台背后的主事者强势进入南沙的意图,也避免落入“跑马圈地”式的传统思维定势,更重要的是,功能平台的角色会让人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因为在总部经济类、金融类、机制创新类、保税物流类的功能平台之间,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功能平台可以衍生出来的项目、服务和产品可以是无限的,从而使人联想到南沙自贸片区的发展前景也是无可限量的。这不能不说是南沙自贸片区开门迎客的第一天给人们带来的创新性思维的冲击!

此外,我认为南沙自贸片区外资的负面清单管理应该与内资的负面清单管理充分对接,这应该是广东自贸区在营商环境和规则上与国际接轨的另一个重要亮点。目前,广东的民营企业进入南沙开展金融创新试验的意愿高涨,南沙完全有必要把民营企业的负面清单管理与外资企业的负面清单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把愿意“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和南沙希望引进来的外资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把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南沙自贸片区与充分发挥泛珠三角作为经济腹地的南沙国家新区实现无缝对接,只有这样,负面清单管理对南沙机制体制创新所形成的倒逼效应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是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4/22/content_7420529.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