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陈永杰专栏:英国大选的两种走向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5-04-17第A31版 作者:陈永杰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4-17 阅读量:

英国国会大选三周后就要举行,过去一年曾长期落后于工党的保守党,在过去一个多月成功收窄差距,甚至在部分民调中反超工党。然而,与五年前的大选相似乃至更甚的是,这次选举并无所谓的钟摆效应,没有大党可以独取国会多数。小党不但继续乱局,更有壮大之势,惟结盟方可过半数。至于最终是谁配谁,迄今仍无选举专家敢下判语。

英国国会共有650席,过半数要326席。综观各大民调,如果马上投票,议席在两位数及以上的政党共有四个:略为领先的保守党能拿下约290席,工党则有近270席,自民党不足30席,苏民党稳取45席以上,其他小党议席均只有个位数。

基于上述数字可见,保守党和工党均须拉起码一个小党结盟才能过半数。但是,政党均有基本的价值理念,更有一些历史上难解的恩怨情仇,数学上行得通的政治上未必行得通。例如在“苏独”问题和社会政策上都南辕北辙的保守党和苏民党,可谓水火不容。工党可以选择自民党或苏民党结盟,但对于保守党,只有自民党愿意与之搭配。如此一来,能得出的基本组合不外乎两个方向:一是守住唐宁街的“保自联盟”,二是向左转的“工苏联盟”。

保守党如果成为国会最大党,政治伦理上应由它先来尝试组织联盟政府。届时要看的,便是很不争气的自民党能否过30席了。然而,即使“保自联盟”守得住唐宁街,与上届联盟在国会加起来超过360席迥然不同的是,新的“保自联盟”只有微弱多数,可能就是刚好过325席而已。这样的多数派,只要有两三个议员不听话,政府就没有把握通过议案,结果将是一个弱势政府的出现。不仅如此,囿于政治伦理,这个弱势政府上台后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保守党要兑现竞选承诺,让英国选民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届时保守党内的疑欧派与亲欧派必将大分裂。如此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卡梅伦能否把首相做下去,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更让人头痛的是,英国在2011年通过了《固定期限国会法案》,规定除非有三分之二议员反对,否则一届政府必须做满五年。如果大英帝国让这样一个弱势政府苟延残喘执掌五年,真的很要命。无怪乎最近连工党前首相布莱尔都走出来,叫选民看清楚形势,宁愿支持工党也不要投给保守党。布莱尔是工党内自诩的“改革派”,政策上“明左实右”的代表,未必讨工党传统选民的喜欢,却是工商界可以接受的左翼政治人物。他的话其实更多是为工党争取中间派支持,投给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工苏联盟”。

在工党成为国会最大党,或者“保自配”凑不出一个过半数联盟的情况下,工党与苏民党势必结盟。与其兄长、前工党外相大卫·米利班德是布莱尔的“徒弟”,走改革派路线不同,工党党魁埃德·米利班德是另一位工党前首相布朗的“门生”,走的是传统派路线。这两兄弟在讨论社会福利时的措辞之别,在工党两派间很有代表性:大卫说的是“贫穷”,埃德谈的是“不平等”,后者明显更“左”。去年“苏独”公投,笔者曾在本版指出,统独两派的核心争议并非民族矛盾或文化差异,而是对福利制度的不同追求。比工党更强调社会公平,在社会政策上明言宁愿加税也要照顾穷人的苏民党,一旦以联合执政伙伴的身份入主唐宁街,下一届英国政府向左转是必然的。首先改变的,就是现时入不敷出的国民卫生服务(N H S),届时可暂缓服务私有化,把改革重点转为内部重组,并且追加财政拨款。

财政支出增加,将意味着加税,或者经济上升时起码不能减税。这是中间派犹豫的原因。但比较之下,对于英国的中间选民和整个欧洲而言,“工苏联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举行欧盟公投,免去另一场比去年的“苏独”公投更大的危机。这个考虑会否左右大局,值得留意。

(作者系中山大学副教授)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5-04/17/content_3409618.htm?div=-1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