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中大肿瘤医院引进华南第一台电磁导航支气管镜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5-04-10第A07版 作者:李秀婷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4-10 阅读量:

南方日报讯 胸外科医生在对肺部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时,肺部周边的结节、早期肿瘤等病灶因位置边缘、病灶微小,往往成为诊断的“盲区”。近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引进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诊断技术,可以瞄准肺部周边的微小病灶进行精确的病理学诊断,实现肺内病灶“无死角”微创诊断,且诊断率高达80%以上。

中大肿瘤医院胸科主任张兰军介绍,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就像是在支气管镜上装了GPS导航,可以到达其他诊断技术无法触及的肺部深处病变和纵膈淋巴结进行微创探查。在对患者进行ENB诊断手术前,需给患者先做一次CT扫描,做出患者的支气管模拟路径。这就相当于绘制出患者肺部的导航“地图”。将“地图”导入到系统中后,系统在导管前端设置了传感器,可以向患者胸部放置的3个磁极和患者身下的电磁定位板发射信号。

在“GPS”探头的指引下,支气管镜导管可以进入下一级支气管直至肺泡,被精确引导到可疑部位取出病理组织进行活检,在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内,明确诊断是否癌变以及恶性肿瘤的分期。除此之外,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还可以标记肿瘤位置,为随后的放射治疗提供支持。张兰军表示,以后这种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还可用于射频消融等肺部病变的治疗。

张兰军表示,该项技术对于周围型病变诊断率达80%以上,远远领先于现有的其他诊断手段,高诊断率与微创性兼得。ENB技术与EBUS-TBNA技术联合诊断,可使得周围型病变确诊率达到88%。

目前这一系统在全球的装机有600多台,其中大多数在美国,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华南地区第一家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4/10/content_7416936.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