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古兴
(1925 .3 .11—2015 .3 .11)
籍贯:广东省东莞
生前简介: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地下交通员,东江纵队短枪队队员,两广总队班长、排长、指导员。参加过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解放后,先后立下大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全国战斗英雄”。198 2年离休前任佛山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最后一张照片
古兴给自己的生命画了一个圆。
仿佛定数一般,起点终点都在同一个日期。
3月6日上午,大女儿拍下了父亲古兴生平最后一张照片。
照片里,古兴正讲得眉飞色舞。他对面的沙发上,坐着三个东江纵队老战友。吃过午饭,他们一起在客厅泡茶聊天。
许是太过激动,一个多小时后,他突然发病,昏迷……
3月11日,90岁生日这天,任凭儿女如何呼唤,古兴永远地告别了他深爱的亲人、战友,和这片土地。
最大的幸运:能活到今天
晚年和女儿散步时,古兴不止一次感慨,这辈子最无遗憾的是,一生当兵,为人民服务,没做过对不起党和国家的事情。最大的幸运是,枪林弹雨下战场那么多人牺牲了,自己能活到今天。
1942年17岁的古兴参加革命,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地下交通员,东江纵队短枪队队员,两广纵队班长、排长、指导员,参加过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浴血奋战,多次立功。
1948年冬,淮海战役打响。
古兴时任两广纵队第1团2连副指导员。两广纵队的任务是,在徐州以南阻击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等兵团南进,阻止其与黄维兵团会合。
11月28日,2连奉命投入芦村寨防御战,当时战士已经几天没吃没睡,敌人已到村庄前沿,集中炮火摧毁了全村房屋。连长、指导员负伤,古兴挺身而出指挥全连战斗。当时连队只剩下36人,他把战士组成3个班,把党员分编进3个小组,誓与阵地共存亡。全连官兵奋战三昼夜,打退国民党优势兵力两个团连续攻击,战斗异常激烈。
“一个连150多人,打下来,只剩下15个人。”古兴曾回忆此,失声痛哭。他对女儿说,很多临时补充进来的兵源,连战士名字都不知道,就牺牲在了战场上。“一次刚刚开完战地总结会离开,一个炮弹下来,身后的战友就被炸飞了……”
解放后:“战斗英雄”与毛、朱握手
解放后,古兴服从组织安排,“要他去哪就去哪”。先后进荒滩、下海岛、上高原。
1965年到1973年,他在西藏工作七年。当时高原反应最严重时,古兴的十个指头都是黑的,指甲都翻了起来。他吸着氧气坚持在床上工作。
即便如此,古兴在西藏的雪地里作诗:“红松屹立在珠峰,迎霜傲雪顶寒风。青春永葆叶常绿,练就丹心一片红。”
1950年9月,作为当时东江纵队唯一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的战士,他受邀去北京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在他的书信里曾记录,“发下来入场证,一看是八百二十一号。那么远,恐怕连领袖面相也看不清楚,心里直着急。后来听说要我献旗,可乐开了。朱总司令握了我两下,毛主席握了我四下。我很想问他好,可是周围人太多,没有机会开口。以后我要好好工作,下回再来了,争取要和毛主席说话,要买一个漂亮的本子,请他写些话纪念纪念,这本子我死也不会放的。”
在广州家中,仍保存着当时毛泽东在北京饭店宴请代表的请柬。
退休后:包揽买菜做饭的大厨
1952年,古兴与东纵战友杨碧群(2010年去世)结婚,直到1982年离休前,他和爱人家人一直分居两地。五个儿女出生时,他都没有在身边。
“父亲觉得对母亲和我们有亏欠,退休后他一直在补偿,想要把以前的都补回来。”
退休后的三十多年,家里买菜做饭全权由古兴负责,他的扣肉、白切鸡、姜醋猪脚烧得很好吃,连重孙辈每个孩子最爱吃什么,他都知道。布料最好的一件呢子大衣,古兴改了给爱人穿。
古兴每天看报纸,拿放大镜挨个扫描标题。看到反腐中提到干部贪污受贿的新闻,他便异常愤怒。“当年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让他们这么个贪污,简直无法想象。”然后他不厌其烦教育子女,一定要自律,不能贪图小利而犯错误。
拿了一辈子的枪杆子,退休后,他开始拿笔杆子练书法陶冶情操。周末钓的鱼,不偏不倚分给孩子们。
古兴70岁时,最小的外孙女出生,他格外疼惜。外孙女出国留学前,古兴把她叫进房间说,“女孩子要自尊自爱,不能贪图便宜,要自立自强,不要依靠男人。”他给孙辈准备学费,教育他们学会理财,还要求孙子们出国学成后,要回国发展服务祖国。
汶川地震时,古兴在干休所带头捐款,并挨个给子女打电话捐款给灾区。“这些事情对于他们老一辈,感觉是很理所应当的。”大女儿回忆说。
作为战斗英雄,古兴还会被请去周边小学讲课。一次有孩子问他,“爷爷,你们那时候打仗发多少钱工资啊?”古兴回复,“哪里有钱,一分钱工资都没有,但我们有对国家的爱。”
最后一次战友聚会
上了年纪后,古兴总和儿女说,老战友见一面少一面。
2012年起,他开始不定期请东纵的老战友来家吃饭,因为到外面吃太奢侈。如果是周一来客,古兴十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做哪些菜。一位战友喜欢吃糖醋猪手、东莞香肠,他一定变着法,费尽心思做好这顿饭。
2014年11月,东纵老战士举行抗战胜利69周年联谊会,古兴照例参加。
不过这一天,他显得格外着急。
“急得要命,一大早就一直催我带他去现场,说这是最后一次来了,以后不会搞大聚会了。”大女儿安慰他,不是最后一次,70周年聚会还会有呀。
“可能他是有预感……”女儿哽咽。
联谊会上,古兴一桌一桌找过去,和认识的相熟的挨个握手问候,先生过世的他问候夫人,夫人过世的他问候先生,碰到老领导他就敬礼问候。
这是他与老战友的最后一次聚会。
古兴去世后,儿孙献上挽联“戎马一生精忠报国军魂哭英雄远去,清风两袖厚德传家儿女恋父爱长存。”
告别会前,一位老战友说,“我一定要去,爬都要爬过去,谁也不能阻止我”。女儿及家人提前叫了医生,带上氧气瓶。
古兴生前早年应邀到《秋光》杂志社座谈后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次有人问古兴,你为革命奋斗了一生,吃了不少苦难,差点连命都搭上,到底得到了什么?古兴回复说,我和我的战友们用生命赢得了一个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将会有大型的纪念活动。战斗英雄古兴参加不了了,还有很多的抗战老兵也参加不了,但他们的精神长存。
愿老兵走好。
原文链接: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5-03/26/content_3400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