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深圳特区报】植物情书

稿件来源:深圳特区报2015-01-20第B2版 作者:冯娜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3-24 阅读量:

校园西边有一片樱花林,据说是校友们捐种的。校友们思恋自己的母校通常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捐楼捐树。记得当年我和同学们离开学校时也在校园里捐种了一棵紫荆树,当时每个人象征性地铲了一铁锹土将小树苗种在了空地上。时隔多年后,我返回老地方寻找当年的紫荆树,发现原来的空地已经众木成林,枝繁叶茂,完全无法辨认哪一棵曾是我们手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的成长速度确实更让人感到时光的力量,也容易让人滋生物非人亦非的感伤。

天气好的时候常沿着横穿校园的河流散步,会绕过西边的樱花林。不知不觉间,发现那一片从别处移植来的孱弱樱树已经生根抽叶,甚至有枝头露出粉嫩的花苞,丝毫不顾这是冬天。也许今年是暖冬的缘故吧,岭南的暖冬天气朗澈,映照着植物蓬勃的生命力。

更美妙的是一棵棵樱树上挂着小牌子,我原以为是记录捐种者的姓名,凑上前去细瞅才发现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俗气。每一棵树上挂的都是“三行情书”,小牌子上写满的全是向学校的师生们征集的三行短诗。早在但丁的笔下三行韵律的诗歌成就了著名的《神曲》,在当代日本,“三行情书”也十分风靡。据说日本经常会举办“三行情书”大赛,参与者众多。这个有着俳句传统的国度樱花遍开,这种东方式的诗意,如今被我在中国的校园里遇见。

三行情书让我在樱花林中流连许久。恕我不援引那些文字,有的抒写爱情之思;有些是对故土、亲人的怀念;有些是青春励志的胸臆。有的笔触稚拙,有的云淡风轻,一棵树一棵树地看过去,像风翻动每一片树叶,我读出那些心意,想象着隐藏在三行情书背后的脸庞。也许我在校园里曾经遇到过他们,但我们互不相识,也不会相识。也许他们也会很快忘记他们写下这些情书时的心境,但樱花林替他们保留了它们。往后的岁月,还会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走过来,读取,思量、淡忘。

风吹过来的时候,樱花树相互致意,三行情书也在风中轻响,犹如低声倾诉。不知遥远的人儿能否听见这些心事?现代人还有谁会灯下捉笔写一封情书给他人呢,能点一下鼠标寄一封Email倾诉心声已经不容易。只有樱花树,一遍遍翻阅三行短笺中那些炽烈、落寞、辗转难寐的故事。

无独有偶,日本有一部著名的电影《情书》,同样讲述了一个青春的爱恋故事。茫茫雪地间女孩向逝去的爱人一遍遍大声喊道:“你好吗?我很好。”有意思的是,影片中同名的男孩和女孩,名字里似乎都有一个“树”字。也许冥冥之中的巧合,才让人们相互听见,但也有一些声音不知道该怎么样让人听见,所以我们把它们写在了树上。

原文链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1/20/content_3127779.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