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高价培训班“禁读令”下EMBA如何转型?国内知名商学院院长热议——商学院要回归教育本质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5-03-19第A04版 作者:雷雨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3-19 阅读量:

南方日报讯 去年8月底,中组部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EMBA等高收费的培训项目,“禁读令”实施以来效果如何?高校EMBA项目何去何从?

18日,国内14所知名高校的商学院院长齐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30周年院长论坛,热议新常态下EMBA教育发展与转型。有高校商学院院长透露,过去一年,国内整个EMBA业界营收下滑约1/3,不过,院长们认为,“禁读令”有助于EMBA回归教育本质,打造特色。

EMBA业界收入下滑1/3

与会院长普遍反映,自从下发“禁读令”,要求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高收费培训项目后,EMBA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引发了领导干部退学风潮。

据了解,目前国内知名商学院EMBA项目普遍收费较高,北大、清华、上海交大、中欧等商学院EMBA收费动辄六七十万元。与收入相比,这些高收费的培训,参与官员需要支付其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工资。

“去年8月,文件来了,当时我们整个招生这一部分就是零了。”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韩顺平直言,“禁读令”后,该校EMBA受到很大的冲击,其生源80%在南京周边200—300公里内,原本国企生源占近40%。

“八项规定和中组部的文件无非是加速了EMBA拐点的到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EMBA自身已到了转型变革时期,“禁读令”则起到催化剂和关键作用。据毛基业的判断,“过去一年,估测我们整个EMBA业界收入下滑了1/3左右,EMBA规模收缩是不可避免的。”

也有院长表示,受“禁读令”影响与否,和EMBA的生源结构有很大关系。如果政府官员和国企生源少,基本不受影响。

EMBA教学要去“精英化”

新常态下EMBA教育如何转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李仲飞认为,首先需要再造商学院形象。“不要让大家认为商学院是唯利是图的,不要认为商学院日子好过,商学院跟其他学科建设一样,学术教学同样要承担。”

“新常态去泡沫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去掉后对学校收入产生冲击,怎么来补充,这需要教育过程的创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郦金梁认为,商学院有地方体制约束和财力约束,但竞争来自全球,如果不主动采取战略性安排,最后可能会很被动。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认为,商学院的转型体现在师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要更多关爱学生,从收费的对象变成投资的对象,同时,也要基于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方法和评价都要有所变化。

“现在我们把智能制造、新能源、光电信息、医疗管理等学科优势,植入到我们MBA、EMBA当中。”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宗军认为,转型需要适当调整生源结构,教学从粗放到精细,由特别重视招生到特别重视培养。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马超群教授认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中国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家在哪里,引领世界经济的企业又在哪里,写进我们教科书的管理理念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国内商学院冷静回答。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则认为,中国的EMBA教学迫切需要去“精英化”,应该关注草根、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真正作用。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3/19/content_7409647.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