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中科院院士陈祖煜谈三峡工程 蓄水引地震 最高5.1级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5-01-17第A2版 作者:徐静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1-19 阅读量:

广州日报讯 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昨日在中山大学作名为“聚焦三峡”的演讲。他说,三峡工程建成后,泥沙淤积仅为论证预测的40%,长江泥沙含量不增反降。至于公众关注的地质灾害问题,陈祖煜说,绝大多数已趋于稳定,仅有的几处也在严密监控中。三峡蓄水后引发的最大地震是5.1级,在预测范围内,而且释放的能量不大,破坏性极小。

据介绍,截至2013年,三峡工程累计发电7000多亿度,其每年800多亿度电送往华中电网、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通俗来说,三峡工程每年发电量基本相当于上海全市一年的用电量。

陈祖煜特别强调说,三峡工程尽管是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但它的库容量是393亿立方米,仅仅排在世界第26位。闻名世界的阿斯旺大坝,库容量达到1600多亿立方米,也只排世界第四位。同时,三峡大坝坝高在全球也只是排在第86位。

三峡水库带来地震?陈祖煜介绍,2003年蓄水后,每次蓄水水位上升的开始阶段,地震活动性都有明显的增加,但以后就慢慢地减弱。到目前为止,水库诱发的地震,99%以上都是0.5~1级的小震。最大地震发生在2013年三峡蓄水后,震级为5.1级,在全世界范围内看,所释放的能量远小于其他水库诱发的地震。而且这些地震级别都在预测范围内。他强调说,三峡工程带来的地震一是很浅,二是持续时间都很短,这些地震发生后三峡大坝本身都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5-01/17/content_2845272.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