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新快报】新快报广州区域发展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成立 “做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新闻”

稿件来源:新快报2015-01-05第A09版 作者:李应华 张若然 卢佳 董芳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1-06 阅读量:

新的一年开始了。作为扎根广州的都市类报纸,新快报一直尝试挖掘更广阔厚重的本土新闻。在去年推出“城区”专版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正式推出“广州区势”周刊,与广大街坊一同关注广州城区发展,探讨公共政策变迁。而为了扩大“广州区势”的关注视野,新快报广州区域发展与公共事务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日前成立,并特别邀请了13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顾问专家,共同搭建一个政府、专家与市民进行对话交流,共商公共事务政策的互动平台。

1月3日下午,在新快报5楼会议室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研究院成立仪式,张志安、彭澎、韩志鹏等多位专家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新快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孙璇向顾问专家们授予聘书,并向他们介绍了新快报的改版思路。

孙璇说,今后新快报要做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新闻。说深度,新快报愿意做一个尝试,以后翻开这张报纸,不再都是特别快速的新闻,而是要把节奏放慢,“让大家看到相对深刻的东西”;讲温度,孙璇以近期新快报报道的几则新闻为例,它们的共同点是以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孙璇希望,新快报改版后能更加充满关怀和温情;论力度,孙璇说这里包括力量和活力,研究院邀请的特约顾问专家在各自的领域都非常有力量,相信能够增加新快报报道的力度。

一番“抛砖引玉”之下,出席的特邀顾问专家纷纷畅所欲言,就今后研究院的发展方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林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 构建数据库以增加新闻深度

林江指出,新快报的定位是区域性的,而在区域发展上有很多话题值得讨论,除了深度报道外,还能进行深度访谈、深度评论。他说,广州市12个区市在同一政策的施行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媒体可以作长时间的关注发布,逐渐构建一个数据库。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应致力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张志安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就是要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发挥好三个角色”。第一是议程设置者。第二是知识搬运工或知识转化者。第三是社区治理参与者,或者治理经验推广者。

●韩志鹏(广州市政协委员) 深耕社区同时坚持舆论监督

作为经常与媒体打交道的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广州区势”周刊的报道要做得专业、系统和有深度,不能点一把火就收兵。同时要深耕社区,把同一个话题一个区一个区地去做。他还强调,“广州区势”不能放弃舆论监督。

●彭澎(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省体改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 持续跟踪关注政府政策发布

彭澎在研究范围、研究途径和研究来源三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研究院应该对政府发布的政策作持续的跟踪关注,“广州区势”周刊也应该对政策的产生和影响作跟踪报道。在研究途径方面,他建议借助现有的数据库、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支撑。同时采用座谈会、访谈和评论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至于研究来源方面,他认为政府发布会和蓝皮书会成为研究话题的主要来源。

●杜慧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 善于利用多种媒介讲好故事

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杜慧贞博士代杨魁院长出席,在会上她分享了一些外国相关论文的观点作为对“广州区势”周刊的建议。她说,新闻业要重新定位,其功能应该是查证核实与共享现实。为此,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三项核心能力:一是善于利用广博的知识融会古今,解读背景,分析思考的能力;二是准确判断某个领域新闻价值,提升质问水平并且更好地与领域内的专家沟通的能力;三是通晓传播过程,利用多种媒介讲好故事的能力。

●周玉忠(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重点关注业主自治立法问题

周玉忠认为“广州区势”周刊应该延续新快报对社区的关注,尤其是在关于社区的立法话题上的关注。物业管理问题是其中一个焦点、难点和重点。

●郑方辉(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 通过报道促使读者理性反思

郑方辉建议“广州区势”周刊关注新闻话题的延伸,让读者对目前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通过专业的报道让社会的思考变得更加理性,同时对公共政策形成外部监督。

●陈炯(广州市简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为研究传播插上技术的翅膀

作为微信运营和营销方面的专家,陈炯半开玩笑地说,他可以为研究院日后的研究和传播插上技术的翅膀,所谓插上技术的翅膀,就是具备新媒体的属性:一是与传统媒体讲究发行量不同,新媒体看重粉丝量;二是新媒体在社交媒体中用的是转发量作为衡量指标。

研究院顾问专家名单(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陈 炯 广州市简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丁 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韩志鹏 广州市政协委员

林 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

彭 澎 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省体改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

丘海雄 中山大学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沈 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则楚 广东省政府参事

杨 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袁奇峰 中山大学教授、博导;著名城市规划师;原广州城市规划院总规划师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郑方辉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

周玉忠 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5-01/05/content_624216.htm?div=0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