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中大狮”素颜更萌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4-11-06第AII6版 作者:潘慕英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11-06 阅读量:

在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五只憨态可掬的吉祥物“中大狮”正式亮相后,不仅萌化了众多中大校友,更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记者了解到,这五只可爱萌翻的“中大狮”正是石湾公仔,由佛山陶艺大师范安琪及杭青制造而成。昨日,记者采访了制造团队,揭开“中大狮”制作背后的故事。

为何选择石湾公仔作载体? 最能凸显“红墙绿瓦”中大色

伫立在中大马丁堂前的石狮,百年来阅尽广州城内风云。近日,正值中大90周年校庆之际,石狮幻变成五只“小萌狮”,一经亮相,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图稿转化为实物,“中大狮”为何会选择岭南特色“石湾公仔”作为实现载体?昨日,“中大狮”的制造者、佛山陶艺大师范安琪为记者揭开了背后的原因。“中大的建筑很多是传统岭南建筑,红墙绿瓦也被称为‘中大色’,十分有代表性。而这个特点正好与釉色斑斓的石湾公仔不谋而合,红釉及绿釉也是石湾公仔的特色。”与此同时,范安琪还表示,主创团队认为选择石湾公仔的载体来呈现中大吉祥物,将土坯的敦厚沉静及历火后的华彩绽放与学校历史的追索作了印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石湾公仔与中大要传递的精神及文化格调更加匹配。”范安琪说。

平面稿怎么转为实体? 多次修改 仅母模就有多个版本

据介绍,“中大狮”由设计人员史海新为主创,并与中大学生陆泳铧和丁浩然等组成设计团队,设计出“中大狮”的平面图和3D图。

今年9月初,范安琪和杭青加入史海新设计团队,共同开始着手制造首批300套“中大狮”。从设计图纸转变为实体,由于工艺烧制上与设计效果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光是制作母模,范安琪便尝试了多个版本。将平面的线稿演化为立体的陶塑,不仅要忠于原图,还要对平面图未能展现的立体部分补齐。狮子身体各部分比例、毛发的分布及形状、五官等细节都要反复揣摩,一遍遍修改。“因为是吉祥物,所以尺寸并不会太大。”范安琪补充道。

在范安琪及杭青的手中,小狮子逐渐生动起来。制作完母模后,以母模浇注泥料制作泥范。其后,工人们进行坯体制作,为了保证质量,一套泥范仅能制作50件坯体。待坯体凝固后,再进行短时间的烘干,就将进入施釉烧制的环节。

“我认为这件吉祥物十分有意义,中大是著名的高等学府,人才辈出。这个狮子的原型是马丁堂前的狮子,狮子与师子同音,用作吉祥物以象征师生间血浓于水的天然亲情很合适。”范安琪说。

制作难点:红绿釉烧制温度难调

如今,红绿相间、釉色光滑的“中大狮”成为最吸引眼球的元素之一,而为了成功打造“红墙绿瓦”效果的“中大狮”,让范安琪一度感到挑战颇大。“大唐红”及“苹果绿”是“中大狮”的主要釉色,而这两种釉色的烧制温度其实并不相同,相差颇远。这意味着为了烧制同一批“中大狮”,两者的温度必须相互协调,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中间温度。“合适的温度才能让泥与釉相合相融。”范安琪说。

经过数十次的实验,最终,1200多摄氏度的高温成为“大唐红”及“苹果绿”的中间温度,近一天一夜的烧制后,炉火与陶泥产生了奇妙的反应。在位于佛山的范安琪工作室内,窑门开启,“大唐红”靓丽喜庆,而“苹果绿”清透又有冰裂纹,范安琪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约2个月的时间后,首批300套“中大狮”终于如期出炉,展现在公众面前。

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4-11/06/content_2790700.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