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5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新手术大楼里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患者黄文彤向中山一院2014级临床型博士生古月瑜捐赠了6万元,资助她完成未来三年的博士研究生学业。这6万元,让原本打算弃学找工的古月瑜,有机会一圆自己的医学博士梦。
医生帮助她走出抑郁症
这一场捐赠源于抑郁症。
现居香港的黄文彤女士与张志红女士是一对好朋友。前几年,张志红因更年期抑郁症严重,遍访名医,但收效甚微,“好几次,我都站在楼上准备往下跳……”后来,她找到了中山一院中医科的中医博导秦鉴,“秦教授医术高明,不但会开药,还懂‘心灵鸡汤’,从心理上劝解我,让我重获生命。”张志红对秦鉴甚是感激。在医生的帮助下,张志红慢慢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
与此同时,黄文彤也因相同的病症在中山一院求医,也得到了良好的医治,也对医生心存感激。自己和“闺蜜”的经历,让黄文彤萌发了资助医生的念头,“我以前也资助过不少小学生,也想资助医生和老师。”黄文彤说,“因为老师可以育人,医生可以治人,得到帮助的他们日后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张志红以及秦鉴教授,大家开始寻找合适的资助对象。
患者资助她完成医学梦
这一场捐赠也是机缘巧合。
家在广州海珠区的古月瑜已通过中山大学提前攻博项目,并于今年9月份顺利成为中山一院2014级临床型博士生。然而,根据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调整方案,从今年起,全国所有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中山一院临床型博士生学费为2万元/年。这让家境困难的古月瑜犯了难。
古月瑜的爸妈都是下岗职工,高三那年爸爸还遭遇了车祸,腿脚不便,只能待业在家。在天津中医药大学读完本科后,古月瑜考回广州读研,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学校给她全免了学费。今年9月份,她开始读博一,但没想到额外多出了这每年2万元的学费。
在和导师莫穗林教授商量后,她把家庭情况反映给了研究生科副科长肖莉华以及教育处处长秦鉴。当得知古月瑜因经济困难可能无法完成学业时,黄文彤马上表达了希望资助她学费的想法。很快,黄文彤与古月瑜见了面,决定无偿资助古月瑜读博士三年的学费,共计6万元人民币。
“黄阿姨的爱心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接过6万元支票,古月瑜眼里闪着泪光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后我作为一名医生,一定全心全意医治患者,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4-11/06/content_574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