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中山大學「陳寅恪獎」嘉譽禮昨日在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行。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陳春聲將中山大學設立的「陳寅恪獎」頒贈予國學大師饒宗頤。中央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楊健、教育科技部部長李魯及各屆校友等嘉賓出席了此次嘉譽儀式。
為學界作奠基貢獻
國學大師饒宗頤,一九一七年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書香名門,自幼天資聰穎,稟賦過人。他博覽群書,詩詞歌賦,無一不通;更通貫中西之學,甲骨敦煌,楚漢簡帛,梵文巴利,無一不曉。饒宗頤是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經學家、考古學家、古典文學家、書畫家和翻譯家,是學人共仰的學術大師。作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典範,他為中國近現代學術發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饒宗頤與中山大學結緣於一九三五年。應中山大學校長鄒魯之邀,他受聘為中山大學廣東志館專職篡修;一九三九年受聘為中山大學研究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已移居香港的饒宗頤多次重返中山大學,與曾憲通等教授開展合作研究,並受聘為中山大學中華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成為中山大學首位名譽教授。
維繫學術命脈正途
在嘉譽禮上,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表示,由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山大學已走過了九十個春秋。在這九十年中,饒宗頤就與中山大學有八十載的學術情緣。饒宗頤治學博古通今、求真求正,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將實地考察與書本結合,身體力行提倡重視傳統文化,正是中山大學師生踐行中山先生手書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最佳典範,也是陳寅恪先生「弘宣我華夏民族之文化」, 「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學術理念的真正踐行者。饒宗頤先生的學術道路和學術成就,也足以告訴後來的學者,潛心問學、厚積薄發才是守護民族文化,維繫學術命脈的「正途」。
陳春聲說: 「中山大學以『陳寅恪獎』頒贈予饒宗頤先生,感謝先生對學校大半個世紀的深情厚誼和對學校學術事業的重大貢獻,也對先生淵博的學識,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人生信念和與人為善、心懷大眾的慈悲之心表示崇高敬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香港大學教授李焯芬在代表饒宗頤致辭時說,饒宗頤先生相信中山大學很快能夠成為世界頂尖大學,也相信中華文化復興這個偉大的願景一定能夠實現。
原文链接:http://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41103/PDF/a21_scree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