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晒部门决算应释疑而不是存疑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4-10-21第AII02版 作者:林江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10-21 阅读量:

坦率地说,这么多部门一下子把这么多的表格、科目、数字堆在公众面前,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书面或者口头解读,普通民众很难读懂。例如,除了对三公经费与上一财政年度的增减数作出说明外,是否可以把预算数与决算数放在一起,然后对预决算的数字之差额作出解释?事实上,公众更关心的,是相关的数字差额是如何形成的。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某项目需要追加预算,从而导致决算数大于预算数呢,是当初部门的预算能力和预见能力均不足所致?还是部门有意为之,为了让项目预算能够顺利在人大通过,有意把项目“斩件处理”,把大项目分拆成若干个小项目所致?

广州市集体晒2013年度的部门决算,包括晒三公的决算以及会议费的支出决算,此举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之中开了先河,值得称赞。市财政局应该是总结了以往部门预算公开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专门给各部门提供了一个模板,而各部门所挂网的决算报告大致上都能够按照模板的要求予以公开,包括相关的决算表以及对相关科目决算数字的增减提供了说明,值得一提的是,模板里也有专门的一个部分介绍部门的工作报告,相当于是部门的绩效评价报告,我相信是用于回应公众对于有关部门所花财政资金的质疑,换言之,报告想说明的是,我部门是做了不少事的,所花的钱是物有所值的,可见市财政局的良苦用心。

让我眼前一亮的,还有部门所晒的账本还专门把非税收入单列出来,我相信市财政局肯定知道,在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下,晒部门的非税收入意味着什么,也知道非税收入公布出来后公众和媒体会“穷追猛打”,也知道有些部门是在不太情愿的状态下公布非税收入数字,可是明知有些部门不愿为而坚持为之,市财政局的确勇气可嘉,因此,我们不必太苛求这次的集体晒部门决算和三公决算能做到无懈可击。

然而,随着新预算法的公布并即将付诸实施,地方政府在财政透明度的提高上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新预算法的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政府钱袋子里的每一分钱,都需要接受人大的监督,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需要得到人大的批准,其中当然包括了非税收入。而且非税收入不是公布一个数字就可以了,还必须公布非税收入的来源以及用途,如果公众根本就不掌握相关信息,又何来监督呢?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目前还有9个部门还没有按要求公开部门决算,且还有少数部门没有按照统一要求的格式作出公开,可见并非所有部门都是抱着开诚布公的态度来看待部门决算公开的。是还没准备好故推迟公布还是心存抵触根本就不想公开?

从理论上讲,部门决算和三公决算的公开是希望释除公众对于政府部门在过去一个财政年度里所花的钱是否物有所值的疑虑,坦率地说,这么多部门一下子把这么多的表格、科目、数字堆在公众面前,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书面或者口头解读,普通民众很难读懂。例如,除了对三公经费与上一财政年度的增减数作出说明外,是否可以把预算数与决算数放在一起,然后对预决算的数字之差额作出解释?事实上,公众更关心的,是相关的数字差额是如何形成的?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某项目需要追加预算,从而导致决算数大于预算数呢,还是当初部门的预算能力和预见能力均不足所致?还是部门有意为之,为了让项目预算能够顺利在人大通过,有意把项目“斩件处理”,把大项目分拆成若干个小项目所致?

须知2015年1月1日新预算法生效之后地方政府难以轻易进行预算调整了,确有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也必须经过同级人大的批准。可见,市财政局要求政府部门集体晒决算,包括对部门非税收入的公开,其实是提前“练兵”,让部门对公众的意见和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作出得体且有效的回应。从这个角度看,没有按照要求晒账本的部门可能失去了一个与公众就部门决算和三公决算数字和情况进行有效互动的机会。

其次,前文所述相关模板有专门一部分介绍部门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等等,由于相关的工作总结与决算表格所披露的决算支出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可能会让公众对决算支出数字更加存疑了:工作成绩公众是肯定的,可是真的需要花那么多钱吗?是否花少一点钱也可以做成报告所说的那些事情呢?部门决算报告并没有给出答案。有人说,政府部门对于有些事情书面难以说明清楚,怎么办呢?我认为可以由市财政局在相关部门的决算报告挂网后,牵头召开联合记者招待会,由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当场回答记者和公众提出的问题,换言之,书面报告不尽之处,由部门负责人通过口头回答公众质询的方式进行补充,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本是释疑结果却存疑的局面。

(作者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4-10/21/content_7361164.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