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羊城晚报】中山大学科学家正研究:让蚊子不育!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2014-10-10第A01G版 作者:羊城晚报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10-11 阅读量: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昆虫防治处了解到,正在该机构访问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和中山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奚志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向蚊子体内注入一种细菌,成功让蚊子不育。

奚志勇团队将一种沃尔巴克氏菌注入蚊子体内,并建立稳定的携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蚊株。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自然界的雌蚊交配后,所产的卵不能发育,无法繁育下一代。因此,通过大量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外界雌蚊交配,就能使蚊子种群数量明显下降甚至在局部地区被消除,而雄虫本身不会传播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雌蚊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后,登革热病毒就无法在其体内发展和传播。沃尔巴克氏菌就如同“疫苗”一样阻隔了病毒,使得这些蚊子无法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人类。

据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广州市选择了3个野外试验点,取得初步成效,有力帮助当地防控登革热。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4-10/10/content_554874.htm?div=-1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