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地球上物种真的在变少吗?人类应该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周六,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副馆长、高级工程师王英永做客南方都市报和广东科学中心联合主办的小谷围科学讲坛,讲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广州两年前发起的野生动物进城活动,王英永更是形容为“荒唐”。他认为野生动物本来就重在“野生”,如果城市环境建好了,能来的、想来的自然会来,“硬引进来的物种,是对已有生境的一种干扰。”
问题1 有些“保护”目的不纯
“有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说句实在话,根本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发展经济”,王英永批评。比如,我国对国家级保护区规定的面积是100平方公里,现在一些保护区申报时面积是101、102平方公里,“因为一成为国家级保护区之后这块地就不能开发了。而早前的福建武夷山保护区有565平方公里,井冈山有158平方公里”。
“有时候我们觉得很无奈,有些保护区的员工没有一个人认识动物,甚至连一个有生物学专业背景的都没有,他们怎么去管理、保护呢?”王英永觉得,现在有些保护区申报国家级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拿国家经费,为了搞生态旅游。
还有些保护区,现在想在核心区做旅游,就在申请调整功能区。还有许多政府决策,更是根本没考虑到生态保护问题,比如政府主导下的统筹种植,两广地区大量单一种植桉树,华东、中南地区大量种毛竹,都直接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问题2 有些“保护”只是噱头
对于另一些所谓“生态保护”的行为,比如广州两年前发起的野生动物进城活动,王英永更是形容为“荒唐”。他觉得就是政府主导的放生行为,但他很不能理解。
“放生的物种有黑天鹅,它就不是我们国家的物种;还有中大校园里放生的花鼠,原产地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南方根本没有,放到广东的环境里,想干什么呢?”问题不仅仅是品种选了许多外来物种,他认为,野生动物本来就重在“野生”,如果城市环境建好了,能来的、想来的自然会来,硬引进来的物种,是对已有生境的一种干扰。
王英永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态质疑,“这个项目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为了让老百姓看到动物吗?想看动物可以去动物园啊,想把广州变成动物园吗?……”他觉得,这个行动“纯粹是一个噱头”。
链接 广州“野生动物进城”
2011年11月6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启动广州野生动物进城保护工程。当时,相关人员表示,该工程是经过在大学城湾咀头、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两年的试点和研究,以及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之后才正式开始启动的。在该项目规划中,计划到2015年建成10个示范点,包括白云山、麓湖等,主要以引鸟为主,动物的种类都是本土物种,采取放生和自然招引两种方式。
2013年4月,具体实施该项目的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野生动物进城项目是经过了广州市委市政府同意,并下达文件要求推进。该项目已经被纳入《广州市建设花园城市行动纲要(2009-2015)》之中,依然会持续推进。
说法
有市民提出,外来物种进入本土环境,经过适应,最后也许反而会丰富当地的物种,达到新的平衡,“比如土豆、辣椒都是外来的,但丰富了我们的物种,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好的”。
“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要分开来看”,王英永说,一些外来物种没有造成生态危害,比如一些园林植物,但另一些会造成本土植物的死亡,比如薇甘菊,一种著名的外来入侵植物,在珠海淇澳岛,它曾经爬满红树林,使红树植物照不到阳光而死,这种外来入侵物种很可怕,和普通的外来物种是有区别的。
疑问
物种真的在减少吗?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人类已经发现、命名的有200万种左右。很多了吧?其实只是总数的“零头”。科学家们估计,地球上一共有1400万种的生物。也就是说,人们认识的只是其中的14%左右。
“我们靠14%的认识来评价整个地球的物种,偏差非常大”,王英永说,随着分子生物学、声音分析工具(有些物种鉴别需要分析基因、形态、叫声等)等手段的发展,人们一直在发现越来越多的物种,但“发现新物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在认识层面上的增加,这些物种原本就是已经存在的,并不是物种的增多。而环境导致的物种消失,是实实在在的“消失”,是无法挽回的。
既然认都没认全,怎么判断生物多样性在减少?王英永认为,从全球的尺度看,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并没有那么快,但从局部、从某些区域看,问题就比较严重了。生态环境被破坏,栖息地斑块化甚至消失,无疑会造成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比如,珠江口很多小岛,由于城市填海造地需要大量土石而被挖掘得面部全非,甚至完全消失,其上的生物多样性随之大幅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了。
谁在破坏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中,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影响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王英永拿三江源的变化举例。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在青藏高原腹地。这里的水能够存下来,是由于冻土层的存在,冻土也是一种湿地的类型。但因气候变暖,这里雪线上升,冻土融化了,并下移,表层冻土的消失使得水被迅速地蒸发掉,草原表面就开始沙化了,蓄水能力降低了,很多湖泊也干掉了。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重要原因。王英永展示了珠江口的几张卫星地图,可以明显看到一些地方“发白”,像长了斑一样。许多岛屿看着不大,也没有人,但生态价值很高,“鱼在水里繁殖的时候,产的卵要有地方‘挂’”,这些岛屿就是鱼的产卵场。但许多小岛被“挖掉了”,卖给别人去填海造地。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G/html/2014-09/01/content_2156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