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8月20日至22日,第十一届两岸中山大学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高雄中山大学中文系师生代表15人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师生一起,深入而友好地探讨了中国文学的诸多问题。
研讨会共宣读、讨论了42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文字学、训诂学、方言学、语法学、宗教学、民俗学、经学、史学等多个学术领域,探讨的对象多为相关学科比较前沿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与会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创新意识。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台湾戴景贤教授,就“北宋理学大儒张横渠之二重性”论及北宋理学中诸多问题举行专门发言。
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心雅教授致辞表示,希望两系能够拓展更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李炜表示,两岸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通过长期交流合作,已经建立起的深厚感情。主办双方还表示,两系交流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来源于两岸相互了解的强烈愿望,来自于在学术上交流切磋的强烈愿望,更来自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据悉,两岸中山大学中文系最初的交流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广州中山大学是大陆首批与台湾学术界深入交流的学校之一。“两岸中山大学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迄今已经是第十一届,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这一传统延续下来,是两岸高校交流结出的硕果,凝聚着两校两系学人的心血。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gd/gd_rwhn/xslt/201408/t20140826_13046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