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沈慧勇教授宣布,该院一项历时六年之久的关于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新机制的研究终有成果,研究结果表明,专家们找到了导致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个恶性循环——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乳腺癌细胞和它们的“帮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对肿瘤转移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对今后乳腺癌治疗方案的改变,也就是针对癌细胞及其“帮凶”间质炎症细胞作为治疗新靶点提供思路。
肿瘤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早在一个多世纪前,英国外科医师Stephen Paget提出著名的Paget学说,即“种子、土壤学说”:“种子”(肿瘤细胞)要生根发芽,需要合适的“土壤”(肿瘤微环境)。那么,恶性肿瘤的“种子”是否反过来影响其生长的“土壤”,形成促进肿瘤转移的恶性循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宋尔卫教授和刘强教授带领的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解答了这一问题。该研究于2014年5月12日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杂志Cancer cell上正式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