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学子如痴如醉听“歌”开讲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4-03-29第A5版 作者:李晓璐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03-31 阅读量:

作为第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名家进校园活动的首场活动,昨日著名作家严歌苓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举办的名为“我笔下的一手生活和二手生活”讲座受到学子热烈欢迎。

“他乡人”身份让我更敏感

当天,严歌苓身着黑色小皮衣,内搭白色针织裙,脚蹬黑色皮鞋,一出场便引起场内震耳欲聋的掌声。记者在现场看到,可容纳400人的中山大学小礼堂挤满了500余人,除了座位上的听众,其他听众或端坐于礼堂的地板上,或站在门口的空隙处。据中大相关负责学生介绍,尽管向学生们额外提供了坐地票、站位票等,可依然一票难求。

一开场,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便表达了自己对严歌苓作品的喜爱,“严歌苓愿意不断突破自己,从不同层次创作作品,而非一味重复写过的素材。”同时,他认为这与严歌苓作品中藏有的悲悯情怀有关,“当代作家描写苦难的不少,可是都太过黑暗,而严歌苓的作品却是以一种温暖的、带着希望的色彩描写这些苦难。

对此,严歌苓表示她将自己放置在每一个角色上,“即便是无恶不作的坏人,我也会带着同情,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她更笑称自己也有坏的一面,所以在创作坏人形象时,依然伴随着“认同感”。严歌苓将其称之为“敏感性”,她说,因为与生俱来的敏感,让她更能感受所有事情展现出来的疼痛的一面。“我常年像吉普赛人一样在不同国家、城市生活,让我成为了‘他乡人’。但这也让我敏感地通过文化、语言的对比认识自己,创作出只属于严歌苓的作品。”而这种敏感性就是严歌苓笔下的“二手生活”的来源。

严歌苓解释说:“所谓一手生活就是我所真实经历过的生活,我将之写进书中,比如军旅故事等。而二手生活是我通过体验生活而获得的。比如新作《妈阁是座城》,我并非‘叠码仔’,但是我曾经为了创作这部小说而去澳门学习了三四天,当然,我只学了些皮毛。所以,我对于二手生活获得的创作素材总是不太自信。事实上,《妈阁是座城》是我第一次创作有关中国当代生活的小说。我创作完非常忐忑,不过出版后听一些读者评论认为写得挺像那么回事,感觉特别欣慰。”

不是好编剧只会老实讲故事

当天活动持续两个多小时,后一个小时为学生问答环节,严歌苓回答了10余个问题,却仍然满足不了那些迫切希望能与她交流的学生的热情。

在回答一个特地从外赶来的退伍军人兼粉丝提出的“您是如何看待影视剧与文学的关系”的问题时,作为专业的影视编剧,严歌苓却自喻不是一个好的编剧,“我的长处体现在叙事语言和塑造人物,可是文字语言在影视剧中本就不需要。我能做的就只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同时,严歌苓认为电影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可以将小说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的内容只在刹那间就述说尽了。

最后,严歌苓在回答一位中大即将毕业的女学生的有关其婚姻的问题时表示:“任何事物都是需要经营的,即便是爱情、婚姻。”坊间曾说严歌苓每日待丈夫下班时便立刻化妆、穿上美丽的衣服迎接他。严歌苓笑道:“这是源于丈夫曾经的一句戏言。有一天,他下班回到家看见我依然穿着早上的睡衣在书桌前写稿,便惊呼道,‘难道我今天没去上班吗’。”此后,严歌苓便打扮起自己,她说:“生活、写作都需要打起精气神。”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