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我省共有28个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由袁隆平院士牵头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参与了该项目的研发。
在分量较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方面,今年我省获得的4项二等奖,均由我省科学家为第一完成人主导完成。获奖项目包括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教授等完成的 “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等完成的“纳微配位空间的金属-有机超分子组装行为及构效关系”,中山大学沈培康教授等完成的“纳米电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制备和协同效应机理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朱诗亮教授等完成的“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另外,我省还获得10项技术发明奖,其中“磷酸钙类生物活性陶瓷和骨修复体模板法仿生制备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由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教授等为第一完成人主导完成。
同时,我省共获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3项,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独立完成的“无线接入网多制式融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先进聚合物材料自主创新的创新体系工程”。其中,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先进聚合物材料自主创新的创新体系工程”获得“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这是继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省第三家获奖的企业,充分体现了我省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自主创新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