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省政协17个界别的二十多位界别发言人昨日与媒体见面。发言人就目前公众关注的环境、医患关系、公共政策等回答媒体提问。灰霾成为关注焦点,科技界发言人、中山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杨中艺受到“热捧”。他在发言中建议,执行更加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早日将标准提高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二过渡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空气质量标准分第一、第二、第三过渡期,最后才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个理想值比第一过渡期标准高了三倍多。第一过渡期标准,是针对空气还没有得到很好治理的地区。
科技界发言人杨中艺:每个人都能为控灰霾做些事
杨中艺表示,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刚出台不久,虽然比旧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两标指标,但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来看,这是一个由推荐标准放宽到第一过渡期的标准。
他指出,政府应该有一个更长远的设想,应争取早日将标准提高到第二过渡期标准。“这么长时间发展经济又比较忽略环境治理,要承受这个后果,这不是马上能解决的,要有一段时间,措施得力时间会短。”对于如今的治霾措施,杨中艺认为,目前的措施以应急为主,但应急只能解决一时问题,需要有更加扎实的措施和财政投入。
“治理灰霾不仅是政府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自己可以做什么,”杨中艺称,很多污染源都来自个人,包括汽车排放的尾气、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等。“我希望大家尽量多使用公交或拼车出行,做好自己能做的。”
无党派人士界别发言人莫道明 三甲医院为什么要扩大规模?
无党派人士界别发言人、省政协常委、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莫道明对于三甲医院的扩张颇有看法:“三甲医院整天说资源不够用,要扩大规模,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扩大?社会公共医疗服务的内容是哪些?他们的扩大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吗?还是为了盈利收入?是不是占用了公共资源来从事牙科、美容、配眼镜这些服务?”
莫道明认为,三甲医院是在用公共资源谋取获利,而又没有纳所得税。他说,我国的医药体制改革为何突进得如此慢值得整个社会反思,“我们的医药管理部门、卫计委,究竟是办机构还是行业监督?这方面的改革有相当大空间。”
无党派人士界别发言人黄西勤 准确高效及时地传达民意
黄西勤是新任的无党派人士界别发言人,在谈到发言人经历时,她说,“界别发言人要善于与媒体做朋友,乐于与媒体做朋友,界别发言人既是界别民意的渠道,也是界别维护者”,黄西勤说,在未来的任期内,她将保持电话畅通,同时变单向互动为双向互动,主动与媒体沟通,将界别想说的话准确高效及时表达给媒体。
省政协委员苏忠阳作为侨联界别的连任发言人,他说,作为界别发言人,他会讲出事情的真相,将所知道的最详尽、最真实的情况告诉媒体。
界别发言人制度
据省政协副秘书长杜重年介绍,政协设立界别发言人制度,主要是彰显政协民主话语权,以协助党委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为主要目的。
其发布的内容与一般发布会不一样。党委政府新闻发布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各自的工作领域展开。政协委员由各个界别协商产生,代表本界别参政议政,因此,政协界别发言人不是代替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新闻或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而是本界别群众的“代言人”,主要是反映各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另外发布形式也不一样。凡涉及本界别的重要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原则上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发言人称为‘界别发言人’而不是叫‘界别新闻发言人’的原因。”杜重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