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羊城晚报】林江:催生广东的“阿里巴巴”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2013-11-17第A2版 作者:黄宙辉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11-18 阅读量: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广东的非公有经济人士、学者期待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非公经济可以在“公平起跑线”上发展。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在结合广东实际解读《决定》时认为,广东非公经济将迎来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或可能助推广东催生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大企业。

羊城晚报:《决定》将对广东非公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林江:广东的非公经济数量是比较多,但是“月亮少,星星多”,跟江浙一带相差大。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企业,在广东还是太少了。这次《决定》,可能给广东非公经济催生大企业提供了机会。民企可以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快速地成长壮大。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当中,民企可以发展壮大自己。民企还可以发挥先导性的作用,在一些国企、外企未必看得起的行业里充当先驱角色。

此外,《决定》也有利于缓解广东民企融资难题。广东拥有大量民间资金,但企业一直在喊融资难,归根结底还是思想不够开放。《决定》明确,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的民间资金动起来,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也让民间资金找到更多投资渠道。

羊城晚报:《决定》里提到“放开准入”、“取消审批”、“负面清单”等关键词,对发展非公经济有何作用?

林江:把属于市场的东西还给市场,政府审批的进一步弱化,有利于民间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发展。政府不再盯着注册资本这样的监管标准,行业准入门槛放低,注册公司手续的便利,将会产生一大批新兴的非公有企业。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量,有量才会有质。过去,广东的非公有经济的量是不少,但质并不高。新一轮,广东要通过增量的扩大,来倒逼存量的优化。

这次全会的决定,把自贸区的设立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广东来说,跟港澳相连接的一些地区可以先行先试,其中非公经济是个非常好的载体。在新形势下,广东可以通过开放来倒逼改革。在倒逼过程中,非公经济可以当“润滑剂”,可跟国企对接,也可跟外企对接,甚至可推动国企和外企在核心关键技术等方面合作。

羊城晚报:您认为目前制约广东非公经济发展的障碍还有哪些?应怎样消除?

林江:首先是广东的金融创新力度非常不够,制约了非公经济的发展。其二,在广东现代服务业中,非公经济的比重还是比较少。要把广东民企吸引到现代服务业领域,为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实质性的支持。政府可以在税收优惠方面,进一步引导非公经济往现代服务业发展。

此外,对非公经济的技术支持不是太够。政府可以发挥作用,引导民企跟高校、科研院所对接,针对企业的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的瓶颈问题。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