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由团广州市委、广州杰出青年协会主办的“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穗港澳杰青梦想分享会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举行。今年是广州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举办25周年,历年来共十二届近百名广州杰出青年齐聚一堂,与来自港澳的杰出青年代表、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分享自己青年时代的奋斗故事,吸引了来自广州十所高校千余名大学生到现场聆听。
“广州杰青”今年25岁 成为弘扬正能量使者
昨日,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举行了由团市委、广州杰青协会主办的穗港澳杰青梦想分享会。
25年前,团广州市委开展第一届杰出青年评选,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从1992年第四届开始,该活动由市政府名义进行表彰,成为市政府主办的重要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100多名杰出青年、十佳青年脱颖而出。1993年,广州杰青协会成立。
广州杰出青年协会会长李婉芬介绍,在当选的历届广州杰出青年中,有唐小平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倪惠英等德艺双馨文化艺术家5人,杨景辉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8人。当中多人获得了全国、省市五四青年奖章、“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还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家、倾情服务大众的社会精英、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各个领域改革创新的领军人物。他们以脚踏实地、锐意创新的精神大写青春的赞歌,激励着广大青年,传递着积极向上、为梦想而艰苦奋斗、努力回馈社会的时代正能量。
百场分享会启动入校园
第一届广州青年杰出代表叶献民昨天早早来到分享会现场,他是广州市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而1988年获得杰出青年称号的时候,30岁的他还是一个旅游大巴司机,因为在工作之余坚持画画取得非凡成就而入选。
“那时候我在省内跑,越到节假日越忙,没有时间画画,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我从来不午睡,午休时间都用来画画。另外,那时候献一次血可以有10天假期,为了有假期画画,我每年献一次血,就这样献了13年。”叶献民回忆起青年时代感慨万千。他说,至今还能感受到当年获得荣誉的自豪感,如今面对20多岁的青年们,很希望把自己的经验都分享给他们,用自己的经历鼓舞他们继续为梦想奋斗。
接下来,团市委和广州杰青协会还将会在各大高校陆续推出百场杰青与大学生校园分享会。通过“零距离接触”,大学生和杰青面对面探讨青春、成长和责任担当等话题,让正能量在年轻人中更广泛地传播、发扬。目前,广州众多高校争相排期,学生们也早早在微博和校园论坛上准备好了问题。
A. 青春奋斗分享组:要坚定方向 别轻言放弃
邹罡: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副主任
“1994年,我离开中央芭蕾舞团加入广州芭蕾舞团。当时我面临着一个抉择:来广州还是留北京。广州曾经多年没有芭蕾舞团,来了就是从零开始。我最终决定来到广州,我不后悔,广州给了我艺术空间,也得到了政策和观众的支持。假如要再选一次,我还是会选广州。”
唐小平:广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我出生在湖南农村,从小连火车都没看到过,就一直希望可以去大城市,盼着‘跳龙门’。后来考上大学开始学医,被分到农村职工医院。我开始考研,因为条件有限只有传染病科的复习教材,就报了传染病科,一干几十年,经历了非典,所在医院成了救治非典病人最多、救治时间最久的医院。我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够做好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件事,这就足够了。”
冼燃: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设计师
“我痴迷于工业设计,大学时作为建筑班班长转去了冷门的工业设计班,班里只有四个人。为了这,父亲差点跟我断绝父子关系,但因为这份痴迷我脱颖而出,利用自己的专业在生产线上发挥了作用。1998年,我用300万元创业,2012年公司上市,市值54亿元,是创业资金的1800倍。要坚定方向,即使当时不被重视也不能放弃。”
甄伟乔:2008年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现任香港菁英会副主席
“我初中就出来找工作,先做清洁工,当时干清洁工的都是边缘群体,比如60岁以上的老人、刚出来的刑犯,没人愿做,这让我发现这一行的空间还很大。19岁时,我创办了自己的清洁公司,逐渐包下了香港许多大厦、商场、学校的清洁业务,然后才到了今天。我想跟在座的青年说,要记住两个字——‘可能’,我这个初中文化的人都能做到,你们读了高中、大学的更能做到,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实现梦想。”
吴筱萍: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
“我在公诉人的岗位上干了25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也曾经与知名或不知名的律师们斗智斗勇。我想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应当贤惠、善良,也应当有自己的能力、专长,有自己的事业。工作角色没有男女之分,不能因为自己是女人就降低工作标准,但在8小时之外,该恋爱就恋爱,该结婚就结婚,该怀孕就怀孕,也可以臭美,可以讲求时尚。”
陈小敏:举重世界冠军
“15年运动生涯让我获得了几乎所有国际国内比赛的奖牌,完成了大满贯。退役后,我加入媒体,成为记者。刚开始连几百字的奥运赛事评论都不会写,总编打电话来批评我,我还哭了,过去训练再苦我也没哭过。那次之后,我十分努力,后来能做整版的采访报道。再到后来,我发现自己在经营方面有优势,可以利用我的社会资源开展业务,又转型当了副总经理。”
B. 梦想奉献分享组:只要你有准备 舞台随时在那里
岑钊雄:时代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时代地产基金会是我一直坚持做的事业,虽然做慈善需要人手,也很花费时间精力,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这个基金会是我们3000多名员工每个月捐5元钱、10元钱汇集起来的,我们坚信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邱瑞贤:广州日报社机动部副主任
“我是一个平凡的广州女孩,但依靠所在的平台见证了许多不平凡的事。在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可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百个党员救助百个特困病人的活动,本来只打算在一家医院开展,救助100个病人,但最后发展到300多家医院,救助了6万多个病人。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不仅自己可以帮助别人,我们还可以发动更多人来帮助更多人。广州日报在2012年启动了广爱基金,并开辟了广爱同行的栏目和版面。自启动以来,平均每日吸纳1万元捐款,捐款人近9000人次。”
曹志伟:广州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
“今天坐在台上的我,很有感触。去年我也是在这里接受陈建华市长给我颁发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明年就是我下海20周年,当时我对身边人说想有车有楼就下海去,如今我对赚钱已经没什么兴趣了,我希望做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推动历史。所以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能够通过在大学里分享我的才华,为国家所用。广州的杰青都是货真价实的,所以杰青是让我最自豪的称号。”
倪惠英: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粤剧成就了我的人生。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萎缩,全广州一年只有十几场粤剧表演。后来,我在一个调查中得知,在大学生中,喜欢粤剧的人很少,不喜欢粤剧的人也很少,大多数人不‘认识’粤剧。于是,我就组织了十场大学生走进剧场的活动,收到了800多篇来自学生的文章,讲述他们的感想,就这样在年轻人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李森: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队长、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曾经是一个打工仔的我,因为喜欢上做志愿者而走上了公益道路,辞去了中国电信的工作后,收入打了七折,但我越来越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公益服务还是一个朝阳行业,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成为专业社工,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社会服务。”
黄玮:澳门十佳杰出青年
“我18岁考入澳门大学,参加了武术社团,后来在武术总会做司仪、裁判等等,作为一个内地生考取了当地的中级英文裁判,被评为澳门十大杰出青年。我觉得只要你有准备,舞台随时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