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网】专家:高考题目不要太偏女性化

稿件来源:人民网2013-10-12 作者:杨杰利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10-12 阅读量:

昨日,一年一度的“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举办。该论坛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的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由广州崔其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承办。

论坛期间,来自国内思想界、教育界的30位知名专家学者将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就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与交流。在昨日进行的两场主论坛中,备受关注的“高考”再次成为热词。

关于高考改革:高考制度大改条件未成熟

最近江苏酝酿高考改革的传闻,又将“高考改革”重新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今年高考改革是否有大动作?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徐辉指出,目前像江苏省进行的所谓“改革”,只能算做“调整”、“教育微调”,真正的改革应该是从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改革,比如义务教育年限调整,是先普及高中还是先普及学前教育?比如,民办教育对中国教育的补充等方面。

华师附中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分析,虽然高考制度有缺陷,但现在要大改的条件还未成熟。他表示,“教育部每年都把高考改革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但今年内高考制度不可能有大动作。教育部把高考权力下放给各省,不想全国统一模式,以省为单位统考的高考形式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关于高考平等:高考拼爹农村爸输37分 女生比男生高20分

关于高考公平与否的讨论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文东茅质疑高考招生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前提下仍存在不公。

文东茅分析2010年北京高校招生数据发现,考生父亲来自农村,考生文科高考成绩平均能达到433.8分,如考生父亲在城市,考生文科平均成绩可达到471.4分,相差37分。“社会阶层越高,高考分数越高,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他说。而在性别方面,文东茅指出,北京高校女生占55%,女生平均分比男生高20分。

“高校招生需要走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公平。”文东茅指出,例如可以考虑高考题目不要太偏向女性化。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与否,因人而异,看个人取向。”吴颖民表示,高考作为一项制度,尽管有很多问题缺陷,但短期内不会改变,因为目前改变的条件不具备,这是一种现实选择。

吴颖民进一步建议,最要的方向是给大学放权。只要大学有更大的权力,大学不同的需求、标准,会促使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放权、多样化是目前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措施。

关于广东高考:将建立和完善分类考试制 完善一年多考制度

2013年高考,广东一跃成为全国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成为“高考第一省”,那么,广东的高考改革将会是怎么样的方向?论坛上,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处副处长陈雪杰强调,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广东探索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

陈雪杰向本网记者介绍,“广东省高考制度改革可以说一直没有止步,并在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做了许多有效的探索。我们将改变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使用相同试卷的现象,例如今年我省高职院校通过自主招生录取了1万多人。”

陈雪杰还透露,广东将逐步增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建立和完善一年多考的考试制度,让考生可以以发挥得最好的那一次考试作为高考的参考。”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