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法医学鉴定,一般人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在死亡现场,法医对受害人死亡原因、犯罪手段等进行初步判断的情景。而实际上,法医学鉴定不仅是能在刑事案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司法程序之外,法医学鉴定也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
“作为以法医类鉴定为优势项目的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近年来,我中心主导了广东全省绝大部分社会影响重大和复杂、疑难案件(尤其是死因鉴定)的法医学鉴定。广东甚至华南地区一有重大案件出现,本中心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主任成建定近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中心通过客观公正的司法鉴定,为促进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解决重复鉴定问题
“多头重复鉴定、久鉴不决是当前司法鉴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建定说,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心独立受理各类案件10164例,其中首鉴来自于全国各类司法鉴定机构、鉴定难度大、投诉风险高的重新鉴定案件占中心总业务量的约30%,这些案件的科学、公正处理树立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的权威和公信。
2011年,广东省陆丰市东海镇乌坎事件发生后,作为该事件主要组织者之一的薛某被刑事拘留。其后,看守所在押人员报称薛某身体不适,民警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后死亡,医院出具的死因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由于死者家属对医院出具的死因诊断存有异议,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委托我中心进行鉴定。”该中心副主任罗斌介绍说,专家连夜对薛某进行尸表检查并当场回答部分疑问。但家属以当地风俗为由坚持不同意解剖,专家详细地将对死者尸表检查所见用照片向其家属、当地干部群众及媒体进行了现场解答。“在该事件上,我中心充分体现了技术专家的职业水准,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事实真相,使事件迅速得以平息。”
罗斌向记者介绍说,除了广东省内案源,也有全国其他多个省市司法机关和相关组织单位委托中心进行鉴定。
2011年6月8日,湖南省新化县佛光村村支书游某到新化县政府反映问题后失踪,5天后被发现浮尸于远离佛光村的资江中,且“尸体肋骨骨折”,家属怀疑其系在县政府大楼被人殴打致死后抛尸水中。而新化县委办公室则称游某系溺水身亡,否认其生前曾遭殴打。同年11月7日,湖南检方将死者头皮及可疑骨折的肋骨、现场水样及组织送到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进行检验。
经过鉴定,该中心结论为:没有证据证明死者头皮曾受外力作用;前肋断裂系锐器作用所致,符合死后形成(当地法医首次解剖时形成);肝组织中硅藻与现场水样中的硅藻形态基本一致,认为游某符合生前溺死。
维护客观鉴定声誉
2012年6月18日13时许,两名尼日利亚籍男子在广州搭乘电动自行车,因拒付车费与驾驶员发生纠纷并逃跑,其中一名男子被附近群众制服送至派出所。在派出所等候调查期间,该男子突然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19日15时许,陆续有一些非洲籍人员来到派出所门口聚集,附近多条路段严重交通堵塞。该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关注,尼日利亚外交部门甚至要求该国专家来我国作死因鉴定。
“后来在家属同意下,广州警方委托我中心对死者进行死因鉴定。”成建定说,就本案而言,当事人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突然死亡,应属一起民事纠纷案,不存在对其进行政治迫害或者谋杀的情况,尼日利亚政府无权派出所谓“本国法医专家”对死亡者进行尸检。
成建定对记者说,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一周之内给出的权威死因鉴定意见,得到家属的认可和赞许,为平息争端、顺利解决该事件提供了关键证据,维护了我国司法鉴定行业科学客观、独立公正的国际声誉。
事实上,2009年,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就曾在一起重大涉外伤害案件的定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6月4日20时许,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附近某大型商场外一展台正在举行促销表演活动。突然,一名男子持利刃冲入人群,追砍正在进行表演的4名外籍模特,最终造成4人不同程度受伤。尽管这名男子被保安和路人擒获并移交警方,但是也在国际社会上造成当地社会治安不好的不良影响。
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接到委托后,对该男子进行了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发现该嫌疑人存在待分类的其他精神障碍,案发时实质性辨认能力丧失,无刑事责任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州的治安正了名。”成建定说。
推动社会反思变革
2009年2月9日20时许,深圳市民胡某在家中昏倒被送往医院,经抢救,胡某恢复心跳和呼吸但陷入昏迷状态,需靠呼吸机维持呼吸。2月16日,胡某的丈夫文某不顾劝阻拔掉胡某身上的气管插管、输液管等医疗设备。胡某不久后死亡。
警方对胡某进行初次尸体解剖发现,其全脑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到底出血是外伤还是自身疾病所致?死者在被拔管之前是否已“脑死亡”?该案作为当今社会伦理案件的典型,一经传出立刻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我中心通过对公安机关移送组织的病理学切片观察,证实胡某昏倒及颅内出血是由其自身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造成,是自身疾病所致。”罗斌对记者说,他在作为专家证人参加庭审时,通过多媒体对死者病变进行的演示,使原、被告双方接受了病理学诊断和死亡原因的解释,为法庭综合判定此案作出重要的证据和理论支持,平息了社会上的消极舆论。
据罗斌介绍,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对该案的处理,也为今后法医界处理此类案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该中心专家在庭审中的突出表现,被最高人民法院拍成专题片作为“辅助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示范教材。
而该中心2003年对大学生孙志刚在被收容期间突发死亡案所做损伤致死的死因鉴定,更是直接推动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
“禀中山明辨之精神承法医科学之思想,树鉴定公正之权威立中心社会之公信。”成建定对记者说,法医学鉴定不是福尔摩斯,受多种条件限制,不是所有的难题都能得到圆满解决,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中心的公正、科学、权威品牌,为树立司法鉴定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