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先心病手术成功开展、新型血浆置换术节省70%以上自身血浆、微创手术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填补深圳空白。近日,记者从市第四人民医院(福田医院)获悉,该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植入式合作办医7个多月来,先后实施疑难手术57例,开展新技术、新手术30余次,不仅惠及福田辖区居民,更为百万深圳市民提供了更便利、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 看病更便捷 中大名医常年入驻福田
今年2月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福田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两家医院全方位医疗合作正式启动。3月1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建明率领首批专家团队骨科教授万勇、血液科教授许多荣和护理专家蔡卫等多位高级专家正式入驻福田医院,标志着双方整体植入式合作迈出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4月13日,福田医院首批特聘中大一医名专家周末门诊开诊,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康复科、麻醉科等科室迎来大批专家。5天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福田医院远程医学中心正式启用,福田医院一位重症医学科患者当天便得到了中大专家的远程会诊,两院合作向全方位临床诊疗和科研教学的纵深方向发展。
按照协议,中大一医每年都将派出多名专家常驻福田医院,担任科室主任,承担教学查房、科室管理、学术讲座、业务指导、人才培训等工作。每周末都有5名左右的中大一医专家到福田人民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肿瘤科、中医科等数十个科室坐诊,使深圳市民不出深圳即可看中大名医。
2 技艺更精湛 大批临床难题迎刃而解
作为深圳中心区医疗资源的新血液,中大名医结合福田医院特色,完成多项高难度手术,其中不乏全院首创乃是深圳首例。厚厚的一沓沓病例成为福田医院跨越式发展最有力的证明。
今年3月初,福田医院接收了一位年仅22岁,却有着16年病史的女患者。女患者自幼体力、活动耐量都低于同龄人,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只有通过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才能彻底治疗。
由于缺乏人才和物质基础,福田医院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大型心外科手术。于是,该院院长伍贵富作出大胆决策,依托联合办医的技术支持,帮助患者摆脱病痛。很快,以吴钟凯教授为首的中大一医心脏手术团队被邀请来了,经过多次会诊、术前讨论、全院性术前协调会议、术前讨论会等,3月23日,福田医院顺利实施了首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填补了心外科技术空白,成为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的重要阶梯。
深圳市首例微创手术封堵房间隔缺损术也在福田医院实现。曾成功实施广东省首例动脉导管未闭微创小切口封堵术的中大一医心脏外科首席专家张希正是此次手术的执刀人;中大一医脊柱外科专家万勇还在福田医院成功完成该院史上第一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整个手术。患者近乎“无创”,成为深圳市开展的为数不多的临床案例之一;许多荣教授采用新型血浆技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人,为病人节省了2万毫升新鲜血浆和5万元费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3 合作面更广 与国际接轨指日可待
记者走访福田医院发现,一楼大厅里,名医简介、出诊时间表、讲座预告等相继跃入眼前,非常醒目。楼梯转角、玻璃门上也温馨地提示着中大名医的预约方式,来自深圳各区的患者常常提前半个月就已排队挂号了。
在几个主要病区,总能看到中大名医的影子,或者是带着医生进行高难度手术,或者为年轻护士“传道授业”。
两院的合作不止在医疗、学术方面,也逐渐向管理、基础建设等全方面延伸。在福田医院后期建设中,医院领导就多次带队前往中大一医参观考察其正在建设的手术科大楼,学习先进经验。
走出福田医院,不远的工地上,以国际先进医院为目标,人性化、智能化的绿色医院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一旁的展板描绘出未来的样子:2~3年内,福田医院建筑面积将达到19.39万平方米,床位数1000张以上,不仅能为辖区居民提供有特色的基本医疗服务,更能为境外人士提供一流水准的高端医疗服务,成为至少30年不落后的福田区第一家现代化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