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9月2日在广州举办媒体见面会,宣布正式启动首批硕博招生。首批计划招收“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全日制双学位硕士研究生80名及博士研究生5名。
中山大学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合作项目既包括面向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的SYSU-CMU联合工程学院(JIE),又包括两个面向技术开发和产业应用的联合研究机构,即位于广东顺德的SYSU-CMU国际联合研究院(JRI)和位于美国匹兹堡的CMU-SYSU协同创新研究中心(CIRC)。
“我们创办的是一个全新的学院,定位‘新型工科’,不仅做人才培养,更加注重面向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培养学生更具科技领导人的基本素质。” JIE外方院长朱健刚说。
朱健刚介绍,JIE按照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培养融合中西方文化、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精通外语的国际型工程和技术人才。双方合作初期,JIE将首先提供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以及JIE的不断发展,JIE还将提供材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JIE实行全英文教学(中山大学公共课除外),专业课程体系与CMU完全相同,并由JIE教师与CMU教师共同授课(双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双方教师的授课比例约为1:1)。JIE与CMU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互认学分,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并同时满足中、美双方学校的相关专业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中山大学相应的学历、学位以及CMU相应的学位。
JIE的面向产业、注重创新创业孵化等特点,为该院建设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带来了明显的竞争优势。JIE在中山大学设立人才特区,借助CMU的优势平台面向全球招聘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教育与工程研究学术精英。JIE的教师候选人均须赴CMU参加由CMU资深教授组织的面试。获聘教师来自世界顶级大学或研究机构,且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取得国际领先的地位。他们加入JIE的第一年将赴CMU开展联合研究与教学,以保证其研究及教学水平与CMU教师相近。
去年以来,JIE首个专业“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启动招聘教师,第一年申请职位者超过150人,邀请到CMU面试19人,发出录取信11封,目前已正式签约聘任6人(另有2名手续办理中)。“他们都是相关新兴产业领域全球数一数二的领军科技人才。JIE计划10年内师资规模达到40人。” 朱健刚说。
在谈到协同创新环境的营造时,朱健刚表示,JIE将复制一批CMU好的做法。如在专利方面,CMU鼓励教师带专利创办公司,校方不仅主动帮助教师申请专利,对接风投,即使是那些由教师发明但所有权属于学校的专利,所获效益校方与发明者也是5:5分成。
此外,朱健刚还透露,CIRC每年将举办两次“CIRC研究进展报告会”(Technical Reviews),地点分别在CMU(匹兹堡校区或硅谷校区)和中国广东。报告会将展示CIRC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研究进展,并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和国内外企业参与。CIRC所资助的每一研究项目均须向CIRC咨询委员会提交年度进展报告,该委员会的成员包括JIE/JRI中方院长以及来自中山大学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