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大公报】粵港聯手研鼻咽癌疫苗

稿件来源:大公报2013-08-24第A14版 作者:袁秀賢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8-26 阅读量:

【本報記者袁秀賢廣州二十三日電】廣東科學家研究發現,吸煙通過激活EB病毒增加鼻咽癌的發病機率,證明吸煙是廣東鼻咽癌發病的顯著危險因素。參與研究的國際EB病毒協會會員、中山大學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腫瘤病毒與生物標記研究室主任曾木聖教授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研究發現吸煙促進EB病毒激活,容易引致鼻咽癌,吸煙者比無吸煙者患鼻咽癌風險高達1.76倍。目前,粵港專家聯手鑒定EB病毒感染鼻咽上皮細胞的受體,旨在於明確EB病毒感染機制,為製備鼻咽癌預防疫苗和預防藥物奠定基礎。

曾木聖說,華南地區作為鼻咽癌的最高發地區,一直以來,鼻咽癌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遺傳和環境因素。如環境是吃鹹魚、吸煙、吃過多酸菜、農村燒柴火的煙熏等。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發展很快,社會的環境乃至人們生活變化亦相當快,發病的原因是否一樣?哪些因素誘發病毒因素?針對這些問題,去年與流行病學專家賈衛華教授合作進行了「高發區大規模的病例對照研究」,專門對鼻咽癌高發區的廣州、肇慶四會市進行流行病學調研,對環境因素、EB病毒與鼻咽癌三者間的關係進行了聯合攻關,發現吸煙與鼻咽癌有很大關係。

吸煙激活EB病毒

研究顯示,發現吸煙不僅增加鼻咽癌的發病風險,且還促進EB病毒激活,引發EB病毒的抗體增高,易致發生鼻咽癌。並提出了一條新的鼻咽癌病因學通路:吸煙通過激活EB病毒協同導致鼻咽癌的發生,證實了吸煙是廣東鼻咽癌發病的顯著危險因素。

研究同時發現,吸煙者的病毒抗體高於無吸煙者,病毒抗體高者發病率就高,吸煙者比無吸煙者患鼻咽癌風險增加高達1.76倍。吸煙者如若戒煙,其抗體陽性風險會顯著降低,戒煙能夠降低EB病毒被激活的風險。在明確的流行病學證據下,該團隊在體外模擬吸煙建立了吸煙模型,兩株感染EB病毒的細胞係在香煙抽提物的作用下裂解複製(激活)作用明顯增強,從生物機制的角度證實了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至此,說明了吸煙致癌起碼有兩種途徑,一種為通過本身的致癌物可以誘導細胞產生癌變,另一種可以激活病毒而致癌。

「一直以來認為,常吃醃製食物是易致鼻咽癌的一大因素。此次研究證實常吃鹹魚及鹹菜依然增加鼻咽癌發病風險。」曾木聖表示。

從基礎研究到預防,是癌症防治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兩環。曾木聖認為,由於HPV疫苗對宮頸癌的有預防效果,預期有效的EB病毒疫苗將可能大幅度降低EB病毒相關癌症的發病率,研發新的EB病毒疫苗非常重要。從2003年起,與香港大學曹世華教授團隊建立密切合作關係,建立了病毒體外感染鼻咽上皮細胞的高效模型,通過該模型正鑒定EB病毒感染鼻咽上皮細胞的受體,旨在明確EB病毒感染機制,為製備鼻咽癌預防疫苗和預防藥物奠定基礎。《病毒感染上皮細胞的受體及感染機制》研究已開展了4年時間,正加緊推進,爭取明年結題,有助於預防鼻咽癌。

EB病毒基因變異研究助斷症

【本報記者袁秀賢廣州二十三日電】曾木聖教授表示,在廣東省鼻咽癌高發人群中,存在特異性的EB病毒亞型,可能更容易致癌。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加緊研究之中,估計年內完成實驗,明年可結題。該研究有助發現鼻咽癌高危人群,可協助早期診斷,達到早期治療的目的。

在世界上所有的惡性腫瘤中,鼻咽癌是唯一被冠以地名的腫瘤——廣東癌。曾木聖說,目前,全球每年鼻咽癌新發病例6.5萬例,中國2.8萬例,華南地區大約2萬例,佔全國逾70%。

在廣東省鼻咽癌高發人群中,是否存在特異性的EB病毒亞型。EB病毒基因的變異產生的亞型,可能更容易致癌。早在2002年,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歷時30年的追蹤,最終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曾益新研究團隊努力下鎖定家族鼻咽癌的元兇,可能位於人類第4號染色體上。在2005年完成第1株鼻咽癌病人來源EB病毒全序列分析的基礎上,前年底直接從一例患者的標本進行病毒的全系列分析。無獨有偶,香港去年也完成首例來自於相關鼻咽癌患者標本的病毒全系列的分析。在比較所有EB病毒序列變異後,發現這3株鼻咽癌來源的EB病毒序列變異比較一致,但與其他病毒株差異較大,提示華南鼻咽癌病毒的毒株比較特別。

研究料明年結題

「鼻咽癌相關的EB病毒亞型鑒定」研究項目,獲科技部國家973項目支持。從去年底開始,研究人員擬已收集100例標本,與正常人群的對照,正通過病毒基因的捕獲技術,加上高通量測序的技術,把相關的鼻咽癌亞型鑒定出來有助早期診斷,該研究料明年將結題。

話你知

感染EB病毒將終身攜帶

EB 病毒又稱人類疱疹病毒, 是由Epstein和Barr於1964年首次發現。EB病毒是發生鼻咽癌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即鼻咽癌患者肯定感染了EB病毒,但攜帶EB病毒者卻不一定就會得鼻咽癌。

EB病毒非常易感,通過口水、飛沫等傳播,一旦感染就很難清除,並終身攜帶。一些人在兒童期沒有感染該病毒,成年後通過親密接觸如接吻、分享食物而首次獲得EB病毒感染,會出現喉嚨疼痛、發燒等類似感冒症狀,基本在6個月內會自動痊愈。

EB病毒並不為鼻咽癌獨有。EB病毒不是所有細胞都能侵入,最主要感染B淋巴細胞和上皮細胞。感染B細胞可以引起淋巴瘤,感染上皮細胞可引起鼻咽癌和胃癌等,5%至10%胃癌病人與EB病毒有關係。目前,中國每年胃癌新發病例近40萬,這意味着每年有2萬至4萬胃癌發病患者可能由EB病毒引起。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