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首届中国史研习营论道西樵山 千年樵山与史学盛事完美结合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3-08-19第FSA15版 作者:广州日报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8-19 阅读量:

核心提示

今日上午,千年樵山又迎来了一件文化盛事,首届中国史研习营在西樵山隆重开营。8月19日至27日,由中山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厦门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史研习营在岭南文化胜地西樵山举行。五所高校的史学大师齐聚西樵山,与22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优秀本科生一起展开一趟中国史学的研习之旅。

当浓墨重彩的中国史研习营遇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西樵山,两者将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为期9天的研习营除了举办史学讲座外,史学大师和学生们还将在西樵山进行专题研讨、史料研读、田野考察等,西樵山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将成为研习营师生研习中国历史的范本。

培养人才:五所高校学者发起首届中国史研习营

人才是学术研究的未来,为提高本科生的学术研究热情,促进中国历史学科发展,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历史系教授商议,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中国史大学生暑期研习营,招收本科生进行高水平的、规范的学术训练。

首届中国史研习营在五所高校教授的力促之下终于敲定,2013年6月份,正式启动首届中国史研习营招生事宜,面向全国,不限于大三学生、不限于史学专业、不限985、211大学。截至今年7月底,2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争取到了免费前来研习营的宝贵机会。

2013年8月19日至27日,由中山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厦门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史研习营,在岭南文化胜地西樵山举行。

据主办方介绍,为期9天的中国史研习营,将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史料研读、田野考察、沙龙漫谈等形式相结合,每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进行课程。师生们将感受原始石器时代的西樵山,走进近代胜地如简村陈启沅故居、古村落等,并观看极具震憾性和代表性的西樵舞狮等西樵民俗。

论道西樵:看中千年樵山辉煌历史文化

千年樵山又一次迎来文化盛事,中国史学界众多顶尖学者与优秀学子论道西樵,让西樵焕发出无尽生机。据主办方介绍,首届中国史研习营选中西樵,正是因为中国史研习营与西樵源远流长、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在中国历史上,以西樵山为核心的一块仅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断产生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财富以及能够成为某个时代标签的历史人物。大约6000年前,西樵山成为我国南方最大规模的采石场和新石器制造基地,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将其与山西鹅毛口并列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两大石器制造场,以双肩石器为代表的西樵原始工具,指引了岭南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所以西樵山又被考古学家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

明代,湛若水、霍韬以及西樵人方献夫、郭棐等著名学者长期在西樵山读书讲学,使西樵山蔚为“理学圣地”。晚清以来,西樵更是名家辈出,产生了一批在思想、艺术、实业、学术、武术等方面走在中国最前沿并对世界产生了影响的人物,如硕学鸿儒朱次琦、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民族工业先驱陈启沅、清末出洋考察五大臣之一的戴鸿慈、岭南第一才女冼玉清、粤剧大师任剑辉、与张大千和溥心畲并称为国画三杰之一的黄君璧、“冠生园”食品品牌创始人冼冠生等。

作为南粤文化名镇、民俗名镇,西樵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非常丰富。作为典型的桑基鱼塘之乡,缫丝、龙舟说唱、南狮、蜈蚣舞、南拳等都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以庙宇而论,全镇有古庙100余处,观音诞、大仙诞等信仰仪式影响遍及珠江三角洲乃至港澳地区,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前来参观。

未来9天:研习营与西樵实现完美结合

为期9天的首届中国史研习营走进西樵,师生们将领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神秘魅力,感受湛若水、霍韬在西樵迸发的理学思想,寻踪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的“无影脚”……西樵,将为研习营师生提供了一个实地体验中国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遗产的窗口。依托西樵丰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西樵将成为研习营师生研习中国历史的范本,让中国史研习营与岭南胜地西樵实现完美的结合。

同时,透过首届中国史研习营的举办,将让西樵山的文化辐射力传播得更远。透过全国顶尖学者与优秀学子论道西樵,挖掘并升华西樵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西樵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增添新的一笔。

放眼未来,首届中国史研习营的举办,无疑对中国历史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若干年之后,从这个研习营中不断走出第一流的历史学家,使中国史研习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品牌,并且永远以公益为目的。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