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住院烦闷了或情绪变得消极时,中大五院心内科住院部的医护人员开始尝试用读书去调整病人情绪。听起来蛮新鲜的“书疗”法和病房中新设立的“爱心书架”近日吸引了不少中大五院的病人关注。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7名大二学生,在中大五院筹建了名为“携云书架”的公益图书角。8月9日,这七名大学生与中大五院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我市医院首个“爱心书架”走进病房,为病患们带来精神食粮。
做公益:一拍即合竞选策划
8月9日一早,学子蒋楠、余山松、朱崇俊、叶谋达、廖曼茜、宁悦晨六人已在中大五院心内科忙开了。拆书、上架、放书签、教病人还书借书……在心内科病人和医护人员眼里,忙得不亦乐乎的学子已成了他们的“老熟人”。
谈起筹办“携云书架”,领队余山松表示,“做公益项目的想法最初是由就读地理规划院的刘雪盈同学提出,她才是团队的召集人,但因要赶到国外做交流生,无法见证书架落成。”
队友朱崇俊回忆称,在刘雪盈的召集下,大家有了做公益的想法,但要做什么,心里并不明确。直至今年1月,刘雪盈了解到,友邦保险和青少年基金会启动了一项“2013激励行动——友邦青年领袖计划”的活动,鼓励大学生们策划公益项目,竞选胜出者将可获公益基金。七人一拍即合决定参加。
传慰藉:读书疗法释放正能量
“初期只确定想做一个爱心书架,但到哪里筹办,成了项目筹办初期最大的难题。”朱崇俊称,直至经半个多月的走访和调研,团队才确定要将爱心书架放在医院病房。
最早提出该构想的蒋楠同学告诉记者,因父母均是中大五院的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对医院的环境和病人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蒋楠认为,在医院里的病人,尤其是长期住院的患者,他们易焦虑紧张。“我们最希望通过爱心书架的设立,令医院环境变得轻松,同时让病人从书本中获得正能量,用‘书疗法’给他们传递慰藉。”蒋楠一脸认真地称,之所以命名为“携云计划”,即为爱书的病患朋友带来一片遮阳云,让他们能在阴凉中,即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有更佳的心灵体验。
遇波折:几经沟通终获机会
谈起“携云计划”的筹办,学子们坦言“很不容易”。据领队余山松透露,为力争让项目脱颖而出,团队早早开始联系各医院,确定计划是否可行。
负责公关的朱崇俊表示,“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只是学生身份,且没任何公益项目筹办经验,很难获得别人的信任。尝试向多家医院洽谈合作计划,所幸的是,经过多次耐心沟通,中大五院心内科给了我们机会。”
确定合作对象后,团队们便开始策划方案和确定项目如何落地。“最初设想在医院建一个木架子书架,初期设计效果很不错。可医院方却反馈称,医院突发情况多不宜占用过多空间。为了折中解决该问题,团队反复更改设计,经过近10次修改才确定了书架的设计图。”余山松介绍称。
难筹资:近百企业无暇赞助
接着,队员们开始制作方案。据蒋楠透露,除了要确保项目理念够新颖、表达够创意外,最考功夫的是,做预算和研究可行性。“材料、人工、书籍,各项成本我们都要一一走访市场,最终作出的预算总额精准到9002元。”蒋楠笑称,最煎熬的要数拉赞助的那段经历,因担心不能筹得资金,队员们一边做方案一边尝试寻求本地企业的赞助。向本地近百个企业打过电话,可一直未有回复。
直至今年3月21日,7名学子终于松了一口气。“激励行动获胜名单最终出来了,我们队从2百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赢得了9002元资金。”余山松激动地表示,之后队员们就开始购买材料、订造书架、挑选图书,最终40余本新书正式上架。
盼普及:希望向各医院推行
在挑选图书上,除了有不少常见疾病护理的书籍外,还有不少心理学和传递正能量的书籍,受到病人们的好评。
忙着教病人们如何借书还书的余山松表示,首个“携云书架”启用对整个团队是个很大鼓舞。“我们还会继续坚持下去,尝试将这个爱心书架推行到我市各医院或普及到更多的科室。”余山松充满自信地称。
然而,队友们坦言,最大的困难是基金不足。“目前的基金最多只够筹建多一个携云书架,若要向其他医院推广,必须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尽管初期拉赞助的情况不容乐观,但下一步会尝试和更多的企业沟通,希望能有企业或爱心人士能支持我们的理念,推进该项目向前走一步。”团队队友们期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