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上课的时候,我都得小心翼翼把他从轮椅抱到副驾驶座,再把轮椅搬上车,到了地方再把他抱下来。有时候,我真希望学校的课程排得更密集些。
——李乃琦的母亲张筱燕说
2009年,李乃琦以佛山三水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山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他是个重度残疾青年,从小患有基因突变引起的神经发育不良,只有五个手指可以自由活动。四年来,他直面正常人都无法面对的困难,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获得留校读研资格。
李乃琦1岁左右发病成了瘫痪儿,专家诊断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神经损伤”。7岁之前的李乃琦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到了上小学年纪,母亲张筱燕坚持让他读书,于是开始了12年的陪读。
大学四年从未旷课 母亲陪读整整12年
因为神经损伤四肢无力,只要小朋友轻轻一碰,李乃琦就会滑到地上去,然后摔得鼻青脸肿。好多学校怕担责都不敢收他,母亲只好把他送去一间只有7个人的村办小学。为了照顾她,张筱燕把白班的工作换成夜班,白天陪着儿子上学,儿子上课母亲在一旁看书,下课了就得紧盯着他。
在中大读书期间,因行动不便,短短的从宿舍到教室的一段路,李乃琦要比普通同学艰难许多。每天早上,母亲张筱燕在帮助李乃琦洗漱后,自驾一辆小面包车,送他去教学楼或实验中心上课。在大学四年生活中,李乃琦这位重度残疾的学生,却风雨无阻,从未旷课。
代表中大参加顶级竞赛 因无暇吃饭母子闹别扭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上了大学,一切都是新的起点。中大的同学都非常优秀,我需要加倍努力。”李乃琦如此说道。正是具有这种谦虚的品格和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李乃琦在计算机专业同学都会为之奋斗的ACM竞赛上,从大一的零基础,成长为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高手。而成绩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在sicily上做题的坚持。有时候,相依为命的母子俩会因为儿子忙于做题无暇吃饭而闹别扭。但是,对于儿子的好强和执著,张筱燕无奈的神情中却透露出掩盖不了的自豪。
在日常生活中,李乃琦表现得豁达开朗,热爱生活,并不是整天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他的辅导员付艳艳介绍他时,说道:“他内心十分强大,而且喜欢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对哲学也有研究。他的沉着冷静、乐观开朗、对未来的清晰规划,都是当今大学生中极为难得的。”
连年排名前2%被保研 8月赴京参加国际会议
以优异成绩进入中大的李乃琦在大学期间成绩依旧名列前茅,连年在专业排名前2%,多次获得各种奖励。现在他已经通过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保送考试。
他的毕业论文已被国际顶级人工智能会议IJCAI(计算机学会A类会议)录用。李乃琦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将于今年8月3日~9日在北京参加此次会议。他也将是这个会议唯一的残疾人与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