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血液学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现为欧洲肿瘤协会会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2011年3月,刘加军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执行援疆任务,被委任为血液科主任。2012年,在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圆满完成后,他自愿延长一年半的援疆时间。
2011年春节刚过,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肩负神圣使命来到新疆喀什。
我被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任命为血液科主任。血液科是2010年底刚刚成立的一个新科室,许多工作需要从头做起。我与科室各个民族的医护人员很快融洽到一起,通过讲座、教学大查房等各种方式,努力提高血液病的诊治水平。
记得2011年6月,泽普县有位叫阿依古丽的18岁女孩,高考结束后一直“感冒发烧”,经骨髓等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晚期,患者中枢神经等多个部位已经被肿瘤细胞严重破坏,尽管我们积极抢救,最终没能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更加令人惋惜的是,女孩弥留之际,收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个典型的病例深深地刺痛了我,我真正体会到“医生是上帝伸向这个世界的唯一的手”。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我与科室的医护人员一起,在病房的候诊大厅里通过宣传栏等各种手段,介绍血液病的各种早期症状、预防及治疗措施。
2012年6月莎车县乌帕尔乡一位51岁的病人古丽妮萨·热依木,由于严重的贫血、高热、精神错乱及皮肤出血等,生活不能自理且大小便失禁,被当地医生认为是“绝症”。古丽妮萨·热依木的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我与科室其他人员仔细询问了病史,并对病人及时进行了实验室检查,诊断病人患的是一种叫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疾病。经过一周多时间的治疗后,病人完全康复出院。
一晃3年的援疆工作就要结束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逐渐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临床和科研能力的专业学术梯队,在内科系列中第一个通过了2012年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各项指标考核。
回想起当初援疆的抉择,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