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公交车上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3-06-22第B16版 作者:吴小靖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6-23 阅读量:

中山大学中文系2011级 吴小靖

城市里面的公交车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车上有身穿职业装的白领,有满身尘垢的农民工,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有拄着拐杖的老年人。因为这样,很多事情发生在公交车上。有些人的爱情滋养在公交车上。因为拥挤,人们不得不紧靠在一起,或是背对背,或是面对面。这是给予温暖最好的途径。或是同时横着站,面向同一面窗子,望着镜子的反映,看到对方。若是恰巧对方也在公交车的拥挤中万般无奈地看着窗子,便四目相对,尴尬却不至于走开。

在公交车上,有些人对其他人的看法发生改变。民工的艰辛尽在跟前显示,你作为一面镜子,不能不接收别人的窘状。民妇的手里通常是拿着一个蛇皮袋,那上面还印着某某粮食,坚固可是比一般的环保袋要好。她们身穿一件薄薄已经松垮的衣服,扣子生了锈,下身通常穿着一条校服裤子,很多时候那是从子女的旧衣服中拿来的。头发徐徐地盘了起来,因为这样才方便工作,动作敏捷,却失去了活力。面容衰老,30多岁的女人却像50多岁的老妪。手上的皮肤因为常年缺乏保养而失去了弹性,看上去已经都是皱纹,十分松弛。鞋子是黑的,却因为灰尘的缘故,早染上了一层泥白。民工们呢?大多是拿着一个工具箱,身上满是水泥的污迹,一块一块的。大多数人在挤着下车的时候,会喊叫着“我的衣服很脏,大家请让一下”。听到这个句子,却有“开水来了,大家让一下”的那种感觉,颇有喜感,但又反映了民工生活之艰难与下层人民每天奔波劳碌的日子。他们内心里也许夹杂了万种情结,害怕弄脏了别人的衣服,却又不得不穿梭在公共汽车中为着别人的生活而劳动。他们建造楼房,深入煤矿,寒冬坚持建造铁路。还记得一个故事,一位农民父亲恳求他所参与建造的楼房的一户业主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带着自己的儿子参观,户主答应了。那天,父亲领着儿子,在房子门口小心翼翼地脱下自己的鞋子,然后顶着自豪感告诉儿子:爸爸有份建造这间房子。儿子则高兴地四处看,唯恐失去了一点点细节。农民工的一生,就不过如此。小小的骄傲也是快乐,尤其是对着自己的儿女。同情心使然,我们感受得到,同时也略微体会到民工的处境。

认识一个城市最好是在公交车,因为你能看出这个城市的细节,甚至是市民的幸福感。幸福感来自哪里?其实处处体现在细节上。如果百姓生活安详,即使是车辆拥挤也不会有怨言。我曾试过在一所城市搭上一辆十分拥挤的公交车,车上连站的位置都几乎没有。我的脸部几乎要贴到门口的车窗玻璃上了。到站了,没有人下车,司机却不顾人多少,还是停了下来。于是,一大群人照样挤了上来。我呢?则如同变形金刚,随时都可以被挤到任何一个角落。一群人在挤上来的时候,还不断地骂着脏话。那一刻,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如同流星坠落一般。此外,小偷也常在公交车上出没,他们往往在拥挤的那一刻趁机“生财有道”。

公交车有民工的无奈,也有白领们的难堪。生活在边缘城市,买不起车子,却每天奔波在公司和家庭之间。看着别人独自一人开着小车慢悠悠地上下班,而自己,坐在同一间公司里,坐着不同的职位,领着不同的薪水,只能与公交车上的汗水为伍。有时还不得不忍受胖胖的穿着军大装的人在身边磨蹭着要下车,每次只得踮起高跟鞋,让自己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公交车,百般人生,百味人生。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