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起,到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查询档案全都免费啦!此外,用手机也能上网查看珠三角12个城市的政府公开信息文件了。昨日恰逢国际档案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等领导共同出席在省档案局(馆)举办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仪式。
手机可查12城市政府信息
昨日活动仪式上,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宣布了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新推出的三项公共服务项目,首当其冲的便是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全面实行免费查阅利用档案服务,将免收“咨询档案费”、“调阅档案(资料)保护费”、“证明费”,仅收取国家规定的档案资料复制费。
此外,去年推出的粤穗深跨馆查询系统目前已经升级到12个城市,从省档案馆、广州市馆、深圳市馆、珠海市馆4家档案馆扩充至省档案馆、珠三角9个地级以上市的档案馆及云浮市馆、顺德区馆12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及政府信息公开文件目录级数据达到93万条。
同时,省档案馆、珠三角9个地级以上市及云浮市、顺德区档案馆还分别开通了政府信息公开文件手机上网查阅服务系统,目前已提供政府公开信息目录数据7.5万条。
省档案专家委员会昨成立
广东省档案专家委员会也在同一天正式成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为专家颁发聘书及专家证。
省档案局(馆)还与中山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采取多种合作方式,促进广东省档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共同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此外,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昨日代表学会将部分经济学专家档案资料捐赠给省档案馆。省档案局(馆)莫震局(馆)长向陈鸿宇颁发了捐赠证书。
据了解,这批档案资料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广东经济学界的理论创新成果,亦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实践探索,是研究广东经济史尤其是广东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史料。尤为可贵的是在这批档案资料中,还有孙孺、卓炯、曾牧野等知名经济界学家的个人书信、手稿、题词、照片等约1500件。
【相关新闻】
市档案馆昨起免费查阅档案
昨日上午,广州市国家档案局“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在陈家祠广场开幕,现场共吸引了接近1500名市民参与。自昨日起,市民可以免费查阅利用市国家档案馆的开放档案,并且可以跨馆查阅省内部分区、县级国家档案馆的档案,现场还举行了刘逸生、刘斯奋家族档案捐赠仪式。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刘逸生、刘思奋等家族成员也出席了活动,并参与了档案捐赠仪式,刘氏家族的档案“是一个典型、而且很全面的案例”,市档案局局长何伍爱说。而参与本次捐赠档案的整理工作的刘曼宜女士表示,“我们这次是第一批,之后还会整理第二、第三批的”。何伍爱透露,待档案收集、整理好后,“大概在2014年底,会成立一个约600至800平方米的展览馆开放给市民”。
记者还了解到,本次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还包括从9日至14日的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开放日(位于大学城),馆内一至三层有亚运档案展、少儿绘画展、“新广州好”百米数字长巷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