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发生后那晚,我彻夜未眠,直到获悉广州援建项目无一出现问题,这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昨日是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原广州对口援建前线工作组组长、现任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李俊夫在中山大学举行主题讲座,与师生分享灾后重建的点滴故事。
据悉,汶川大地震后,广州市承担的是对口支援汶川县威州镇的重建工作。广州市对口援建任务28亿元,占全省援建汶川资金总量的34.1%;超出中央规定的基本援建任务约10亿元(2007-2009年广州市3年财政收入的1%约18亿元)。广州援建组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在威州“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现代羌城。地震五年后的威州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家家有房住、生病有医治、人人喝上干净水。
“4·20”芦山地震后,“5·12”汶川地震后重建房屋的安全情况也引发各界关注。汶川离芦山地震震源仅80公里,作为援建负责人,李俊夫更是牵挂,以致“彻夜未眠”。近日,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专家重访威州,发现广州援建汶川项目无一出现安全问题,可以说,广州援建项目以“满分”通过了本次大震的考验。
昨日的活动开始,现场嘉宾与师生还为四川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一分钟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