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媒体中大

【羊城晚报】受观念、待遇、社会地位影响,护理院校3/4毕业生不愿当护士 医院还是缺护士!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2013-05-12第A02G版 作者:夏杨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5-13 阅读量:

今天是护士节,中山大学组织所属八家附属医院的护士11日在广州英雄广场为市民提供义诊服务。业内人士感慨,眼下社会对护士还存在一些偏见,大医院年年招不够人,护士缺口很大。同时医学院校也坦言,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难引导,每届毕业生只有约1/4的人选择做护士!

招聘:大医院年年招不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还兼任着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的职务,她一直很关注目前中国护理行业的发展:“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只要愿意做护士,找份工作一点都不难!”

她举自己所在的中山一院作例子。该院每年都面向社会和全国大专院校招聘护士200-300名,然而年年都招不满。“通常来报考的也就200-300人,根据实际需要,还要经过笔试、实操和面试的筛选,最终年年都有很大缺口。”

成守珍坦承,年年招不满也和大医院要求偏高有关,大医院治疗的多是急危重症、疑难杂症,且专科化分工很细,对护士的要求也较精、较高。“但根本原因还是可供选择的护理专业人员太少!”

因为缺人,好多医院直接到学校要人,但毕业生自己有选择权,高校也无奈。许多护理专业学生骑驴找马,挑挑拣拣。甚至有的被大医院看中了也不愿意去。记者采访中就碰到一位护理学院大四毕业生,今年经过重重面试已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选中,但她明确告诉记者,她决定选择去澳门工作,不去中山三院了。

流失:每年高达15%-16%

成守珍坦言,这几年各医院一方面都在增加招聘护理人员,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护人员的流失率也很高,中山一院护士流失率每年约有5%。大医院尚如此,很多中小医院的每年流失率更高,业内人士透露,有的医院高达15%-16%。

羊城晚报记者最近在广州地区某三甲大医院采访过一位决心辞职的护士。在一次医患冲突中,这位年轻的护士被推倒、撞伤,心理上受到很大打击,家人也劝说她不要做护士了。

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神情黯然,一直还没从那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她直言已经在办辞职手续,“将来干什么还没开始想,很可能和以前离开医院的护士一样,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缺口:两年扩招150万

成守珍说,护士所从事的工作虽然没有医生那么高深的技术含量,但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很高。“患者在孤独无助时,护士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安慰的手势,都会有很大的心理作用。”

成守珍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平均每100人就有一个护士,而中国的现状是每1000人才有一个护士。因此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提升护士的比重,每1000人提升到1.5-2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几年我国的护理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十一五”时期只有约100万人,现在已经达到250万人。“到2015年还有两年时间,计划是达到400万人,两年扩招150万人,这个缺口有多大!”

探因:护校生不愿当护士

既然近些年各大专院校都在扩招,为何护士还供不应求?为此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远权,他坦言,近年来护理专业一直面临着困境,一方面招生情况不乐观,同时学生毕业时愿意去医院当护士的人并不多。

中山大学从1985年开始招收护理专业学生,该专业近年来就业去向一直比较分散。张远权总结了一下,基本上是四个流向:1/4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毕业后做学术或做老师;1/4直接去大专、中专护理院校当老师;1/4到医院之外的其他医疗行业,或者离开医疗行业;只有1/4毕业后直接到医院做护士,“其中多数去了三级大医院”。

“护理专业社会认同度不高,这在高考招生时就很明了了!”张远权说,虽然是名校,中大护理学院招生情况也并不好,学生基本上靠专业调剂。“这几年中大在省外招生中,把护理专业放到提前批次招生,因为竞争专业少,情况明显好一些。”

中大护理学院最近几年每年都招生90人,“往往毕业时只有不到80人”,有一些直接放弃了,开学时就没来报到,有一些通过换专业转走了。“每年一开学都要流失十几个!”

而今年这届毕业生共75人,目前除了13人选择读研外,剩下62人,约1/3已签了医院;有1/3有意向,最终去向还没定;另有1/3还在观望中,“思想比较动摇”。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