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信息时报】中大学生为临终老人送关怀

稿件来源:信息时报2013-05-07第A23版 作者:邝凝丹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5-07 阅读量:

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已近风烛残年,且因病长年卧床,而忙于生计的家人又无暇探顾,只有到了周末,他们才会迎来一群年轻学生为其守候病床,嘘寒问暖。虽然其中的不少老人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每次看到这群学生时,他们的脸上都会一直带着笑。据了解,这群学生来自中山大学三余社临终关怀团队,而该团队也是全省高校中成立的首支临终关怀团队。

志愿者:用歌声换笑容

所谓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提供护理,以减轻其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惧,其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病人余寿的质量。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只有广州市番禺义工联等极少数公益团队开展了临终服务。而在广东的高校中,成立于2011年9月的中大三余社临终关怀团,至今仍是唯一的一家。

中大三余社公益部部长薛斐丹回忆起第一次走近临终老人时,仍忘不了当时那沉重的气氛。“2011年9月,我才上大一,看到病床上的27名老人,很多都已经不能说话了,我当时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薛斐丹对记者表示,在进行服务前,学生志愿者们已经接受过培训,“病区主任告诉我们,只要老人不主动提起,我们就不能跟他们说病情和家庭等涉及隐私的话题。我们最好是和老人家多聊学校的趣事”。

随后,同学们唱起歌跳起舞,并把自己手折的千纸鹤和玫瑰花送给老人。薛斐丹说,那时他们看到老人脸上浮现出了笑意,“我们至少能让老人的生活增添一丝快乐吧。”

而三余社助学项目联络部负责人张丽丽则告诉记者,“虽然有些志愿者不会说粤语,而不少老人只听得懂粤语,但志愿者给老人唱歌跳舞,气氛也很融洽。尤其是当志愿者唱起儿歌时,老人们会想到自己的孙子孙女,也会很开心。”

目前仅在市桥医院服务

2010年,中大学生处与市桥医院康宁病区建立定点合作关系,三余社临终关怀团队随后借此契机成立。目前,该团队有16名成员,市桥医院康宁病区则是其唯一的服务点。每周日下午,中大学生志愿者都会前往该院开展服务。

社长徐晟皓介绍说,三余社曾获“全国百强社”、“全国爱心社团”等多个称号。未来,他们希望能将临终关怀的关注点从市桥医院延伸至中大南校区的离休“空巢”老教授身上(该校不少离休教师子女都在国外生活)。

中大学生处副处长钟一彪对记者说:“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后,临终关怀存在很大需求,我们也支持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对社会的感知,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好处。”

但钟一彪也坦言,对于比较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开展临终关怀并非易事。他认为,现在团队的成员还需要加强培训,“毕竟不是每个成员都是学社会服务专业的,这一服务涉及到一些医疗方面和社会工作方面的知识,我们还是要请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指导”。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