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专家观点: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生态文明建设 倡导多元善治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3-05-06第AT04版 作者:胡亚柱 张钰妍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5-06 阅读量:

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新理念,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反思。

传统工业文明,往往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能源,甚至严重浪费。生态文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其核心思想是,人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共存共生的关系。在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中,一个教授对一个荒弃了的农场热爱有加,并因此提出了“土地伦理”的概念。哪怕是荒漠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他要求人们改变观念,遵循生态规律。

在生态系统中,存在各种利益主体。政府、企业、个人、NGO都是利益主体,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动物、植物,甚至没有发出声音的大自然界,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都是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在本质上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多元善治,不仅要依靠政府,同样要依靠企业、个人、NGO和学界精英共同努力,协调发展涉及的各方面力量。在某些阶段,政府可以起“主导作用”,但应该重点在制定旅游规则,制定环保标准,并充分听取各界意见,而不能包办一切。企业也要履行它的社会责任,比如污水达标排放等。个人更需积极参与,从而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建设生态文明村、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镇时,政府行为一定要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挥多元善治的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经济和环境完全可以是双赢的。这样的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新兴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工业化程度还比较有限,后发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已有的生态村、名村名镇,大多是环境优美和生活舒适的,因而与目前倡导的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新兴建设生态文明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日本的静脉产业、台湾的生态旅游农业值得借鉴。要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