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来中大赏群鸟芳姿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3-04-17第A18版 作者:徐静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4-17 阅读量: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今年2月发布“全国大学校园观鸟记录排行榜”,榜单显示中山大学凭借优美和适宜鸟类栖居的环境,南校区校园野生鸟类种数达到160种,连续三年稳居高校榜首。此外,中山大学是最早进行鸟类学研究的高校之一,生物博物馆馆藏丰富,鸟类标本在全国高校中数一数二,其中36个种类的蜂鸟标本全国最为齐全。

4月13日是周末,在中山大学康乐园内,几十位游客搭起支架,摆上相机,苦苦等待几个小时,为的就是能拍上几张大拟啄木鸟的图片。这些人是观鸟人,即使在出现禽流感病人的时候,也没能阻止他们前来观鸟。

观鸟者不远万里来中大赏鸟

观鸟兴起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北欧,到今天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休闲娱乐户外活动之一。鸟友们说,在中大随随便便就可以看见二十多种鸟类。他们记录下观鸟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鸟的种类、数量、活动情况、活动生境(如灌木、水塘等),如果遇到不能立即识别的鸟,就详细记录它的体态特征,然后对照鸟类图鉴或向别人请教,最后将观鸟记录提交到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与鸟友共享。

每年春秋时节,不仅是广州本地,甚至深圳、香港、澳门乃至东北的观鸟爱好者们都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大,一赏鸟儿们的芳姿。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创始人廖晓东教授说:“对于广州鸟友而言,中大是我们最值得骄傲、最值得期待的精神驿站。”

首次发现黄眉姬鹟琉球亚种

吸引观鸟者来到中大的无疑是鸟多。今年2月,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发布了“全国大学校园观鸟记录排行榜”。榜单显示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园野生鸟类种数连续三年稳居榜首,至今已达160种。

记者采访获悉,这些野生鸟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3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以及国际濒危物种3种。更稀奇的是,2007年,中大生物博物馆副馆长王英永在国内首次发现了黄眉姬鹟琉球亚种,刷新中国鸟种的新纪录——这种原本在菲律宾越冬然后飞到琉球群岛上繁殖的鸟儿,在其第一次造访中国的时候,就选中了康乐园。

蜂鸟标本中大最全

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大不仅是鸟儿的理想栖息之地,更成为标本收集和研究之所。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馆藏丰富,鸟类标本在全国高校中数一数二,其中蜂鸟标本最为齐全。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不过,中山大学生科院教授王英永告诉记者,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种类众多,最大的巨蜂鸟体在20cm以上。蜂鸟生存区域不包括中国,但中大有全世界36个种类的蜂鸟标本,绝对是国内最多最齐全,其它高校或研究所即使有,种类也没那么多。

三大原因造就“观鸟圣地”

1. 每年候鸟南下和北上的时候都要中途休息,并补充食物和水。广州刚好位于东亚-澳大利亚与西太平洋这两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交叉区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 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园里古树林立,绿树成荫,植被种类繁多且层次丰富,有着独特的垂直型园林景观构造。丰富的树种给鸟类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不但能够给鸟儿创造躲避天敌的条件,而且提供食物和水源。

3. 中大永芳堂北面的康乐园早期建筑群,图书馆北面和东面的小树林,竹园,陈寅恪故居附近都是植被覆盖很好的地点,吸引了许多鸟类进食、歇息、繁殖,是绝佳的观鸟点。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