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校园食堂,许多学生会用调侃语气评价道:“饭菜分量跟食堂大叔的心情好坏直接挂钩”、“排队队伍不长但很宽”、“食堂菜是我国第九大菜系,特色是乱炒乱炖”,暗指校园食堂的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不甚理想。不过,近日一件新鲜事让许多评价者眼前一亮。原来,有一家大学食堂为师生推出了送餐上门的贴心服务,且该校师生给出了不错的反馈,其他学校的学生更是纷纷表示“羡慕嫉妒恨”。我们不禁好奇,菜式和服务向来不出彩的校园食堂,为何会突然主动提升服务?
师生反馈:惊喜的增值服务
“学一这是要逆天么……学一的外卖,盐焗手撕鸡套餐,三个菜一份饭还有一份汤和一个桔子……”,这是一名中山大学女生近日发布的惊叹微博,她还晒出了这份送上门的食堂套餐的图片。中大行政工作人员张老师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自从食堂推出送餐服务后,她和同事在晚上需要加班时就会打电话去订餐,感觉“很不错,性价比还蛮高的”。
另一名中大学生则认真比较了食堂外卖餐和在食堂就餐的区别,“体验感受:这份套餐15元,分开后和在饭堂单个点的价钱是差不多的。通过套餐饭堂‘鼓励’我们多点了几个菜而已。而且让我们打了整整一盒米饭(5两左右)。一个人吃量太多,容易胖,且基本吃不完,浪费”。
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师生对食堂增加的送餐上门服务表示惊喜,评价“饭菜分量很足”,不过送餐速度还不够快。比如,有一名曾在雨天订餐的学生吐槽道,“原本说好的一个小时之内送到,却让我们从11点10分一直等到了12点35分都还没来!下雨就可以成为不送或者不理的理由么?别忘了正是因为下雨才有外卖的市场!”
大四学生官同学认为,校园食堂推出送餐服务,估计是感受到旁边饮食店的竞争压力之后进行的业务拓展吧,这一创新服务的确很有市场,毕竟学生不是全时段都方便去食堂用餐的,比如生病、下雨或者赶作业甚至看球赛。
送餐初衷:为退休教师提供便利
昨日,中山大学学一食堂经理呼格吉乐接受了信息时报记者的采访。他称,早在去年9月份,与他经常沟通联系的多位退休老教授提出了一个期望,由于他们都住在校内的西区,平常家中多是1个或2个老人在,而他们腿脚不太方便,上下楼、买菜做饭都不是很方便,目前常常到食堂就餐,询问食堂今后能否提供送餐的服务。
呼格吉乐还发现,授课教师常在下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推迟了就餐的时间,行政人员下班时间也稍晚,这两类人群常常会遇上就餐高峰期,可能对他们随后需要处理的工作造成影响。
于是,该食堂从去年12月开始,推出了针对退休教师、授课教师、行政人员的送餐上门服务,送餐地点仅限这三类人群集中所在的中区和西区。呼格吉乐告诉记者,第一期的送餐单放在食堂大厅供老师们取阅的同时,意外地收到了许多学生的关注,他们纷纷打电话来询问学生是否也能订餐。由此,食堂了解到,原来东区(学生住宿区)也有很大的送餐需求。因此,食堂将专门负责送餐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从原先的1人增加到3人,配合其他准备工作,在近期印刷出第二期的送餐单,将送餐服务范围延伸到学生住宿楼集中的东区。
呼格吉乐介绍称,食堂的主营业务是为师生提供卫生安全、性价比高的优质大众伙食服务,送餐服务只是一项附加业务,且依赖于受众更多的大众伙食服务。因此,新增送餐服务时,并未增加太多的投入。记者了解到,目前每餐一般能送出100多份;下雨天每餐的销量可达到200~300份,此时需要加派4~5名员工去送餐。送餐的交通工具是单车,计划接下来增加投入,添置几部三轮车,提高送餐能力,争取在雨天也能准点送达。
外送菜式设计:参考校外热卖快餐菜式
记者了解到,食堂成立了一个研发小组,目前有10名成员。他们通过到校外知名餐馆取经、自主研发等方式,一到两个月即推出一批新菜式,包括外送套餐、点心、健康饮品等。呼格吉乐介绍称,比如北方馒头,是派了一位点心师到东山宾馆蹲点学习一个礼拜的成果;姜橙汁是在某果汁店偷师的成果。这样频推新品的做法,已经初步推翻了校园食堂给师生留下的“菜式万年不变”的旧日印象。
呼格吉乐透露,在外送菜式的设计上,他们参考了校外周边一些餐饮单位的送餐服务,并结合食堂自身情况进行了较大的改良,比如第一期送餐单中推出了“盆菜”,这是针对部分老师提出的下班晚、来不及买菜做饭的难题而推出的,送餐上门后,加热盆菜就可以用餐。这一菜式受到了不错的反响,今年除夕当天上午,就售出了200份盆菜。
记者从目前推出的第二期送餐单看到,包含了行政套餐、自制饮品、家庭煲仔菜、北方老面点等产品。以最受学生欢迎的行政套餐为例,其中包含鸡扒、蜜汁叉烧、时蔬炒肉片、荷包蛋、青菜、小菜、炖汤和水果,受访的学生普遍反映“超预期”、营养搭配也比较均衡。
创业启示:激励全体员工参与研发新品
研发新品并不一定只有研发小组的成员才能做。该食堂的做法值得餐饮店借鉴。据介绍,食堂新设置了图书角,提供烹调技术等专业类书籍和自我管理等综合类书籍,供员工借阅,以期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所有员工参与新菜品研发工作。
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会长秦鉴洪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餐饮店要在出品和服务两方面下功夫,尤其应注重研发新菜式,如果是校园餐厅,不妨争取将每天的菜式都安排得略有不同;送餐上门前,着力将菜品打包得乾净整洁,上门服务时注重礼仪,给顾客更好的服务体验。
用微博、优惠券做调研
呼格吉乐介绍称,为了及时收集师生对目前菜式和服务的反馈、了解并努力满足师生最迫切的用餐需求,他们通过多与来就餐的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关注师生在微博的评价和建议等方式来获得这些信息。这一方式也适用于餐饮店。
了解用户需求,还可以发调研问卷。市民林小姐向记者报料,此前在一家快餐店就餐时,她回答了店员询问的几个简单的调研问题后,得到了一张免费获得点心的优惠券,感觉还不错。类似这样的调研方式,对商家来说投入很少,却能收到实用的顾客反馈信息。
订餐渠道和支付方式更人性化
大三学生李同学觉得,食堂在已推出的送餐服务上还可以做得更细致,建议在订餐方式上增加更多渠道,比如QQ、微博、微信订餐等,在送餐上门的收费方式上也可以更人性化一些,比如刷校园卡、支付宝付款等。延伸至餐饮店的外送服务,道理也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园以外,顾客更期待能方便地刷卡,不要遭遇某行信用卡除外、100元以上才能刷卡等商界设置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