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上午,《子弟书全集》新书发布会在中山大学举行,该书共10卷,由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黄仕忠先生与其学生李芳、关瑾华共同编集整理。同时,作为关联成果的《新编子弟书总目》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据《子弟书全集》前言介绍,子弟书是由清代八旗人士创制的一种说唱艺术。大约在雍正、乾隆年间兴起于京城,至乾隆、嘉庆时期已经广为流行,清代后期,传至沈阳地区,被称作“清音子弟书”,至天津地区的则别名为“卫子弟书”,最后随清代的覆亡而消歇,前后流传时间将近二百年。黄仕忠认为,子弟书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是雅俗互渗的艺术形式,《子弟书全集》的出版,为文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研讨会中,黄仕忠介绍,搞研究前要先“摸清这些俗文学的家底有多少”,他设想在整理目录的基础上,编纂总集。相比上世纪50年代傅惜华先生的《子弟书总目》,黄仕忠认为,“我们的目录编排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将同题材的放在一起。所著目录,详细注明各个藏书单位和编号。而《全集》尽可能地找了现存的篇目的,还有以往被著录过、或者清人的目录中有的而现在已经流失的,我们附了‘待访书目’,以待同行的寻访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