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年招录的医学生,只有1/6的人最终成为医生,医学生不做医生、医生大量流失,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在今年两会上,政协医卫组多名委员联名提案,希望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医学生培养。“我国的医学专业一直在和别的专业一起扩招,需方和供方是脱节的。”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如是说。(3月23日《人民日报》)
医科教育是相当特殊的,因为它直接面对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密的仪器——人体,而且它也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尊严与安危。因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地区,都是将医学教育当作精英教育来重视的。可叹的是,在“教育产业化”的那一股歪风的吹拂之下,我们不仅没有将医学教育视为精英教育,恰恰相反,只是将其作为捞金的手段。如此“捞”来“捞”去,医学院校的“广种薄收”,极有可能导致“广种不收”。
面对此情此景,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医学院院长黎孟枫发出了痛心疾首的呼吁,“不能把国民健康看成卫生部门一家的事、把医学教育看成教育部门一家的事,而要把医学教育当成关系民族健康、卫生事业复杂系统中的一环来通盘考虑,在中央层面,应该有一揽子统筹医学教育问题的、超越部门的顶层设计、顶层机构和顶层操作”。这是因为,医学事关人命,而人命呢?人命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