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丹霞山管委会、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科技处、中山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的“中国丹霞进校园”系列科普宣传活动17日在中山大学启动,并进行了中国丹霞世界遗产系列学术讲座。
活动举行了两场中国丹霞世界遗产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工作组主席、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国丹霞研究第四代掌门人彭华开讲,为中大学生介绍中国丹霞的遗产价值和跌宕起伏的申遗历程。
第二讲由广东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丹霞申遗专家组植物学家、丹霞山生物顾问廖文波讲授丹霞山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据悉,广东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和研究基地,也是世界上丹霞景观的杰出代表,目前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全国几十所高校合作建立了科研与教学实习基地,加盟该基地的学生统一票价为30元人民币。
丹霞地貌是中山大学老一辈地质学家命名的一种特殊地貌,八十多年来,中山大学四代学者将其作为研究基地。以丹霞山为代表的“中国丹霞”,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丹霞景观,具有突出普遍的地球科学价值、生物生态学价值和景观美学价值,于2010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